第63章 难关难过(第2页)
“瓶颈。依然在削芒果这里。”陈秉文低声自语。
奖金刺激能激发工人的潜能,让他们在短时间内爆发出远超平时的效率。
但这终究是不可持续的。
人的体力有极限,长时间高强度重复劳动,不仅效率会下降,更容易出错,甚至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而且,这种靠意志力硬撑的速度提升,对整个工业化生产线来说,提升幅度微乎其微。
“三万二看来已经是目前人力极限下的天板了。”
陈秉文心中了然。
高振海汇报的日产三万二千瓶,恐怕就是在这种全员“拼命”状态下,各个瓶颈环节互相拉扯后达到的平衡点。
想要再往上突破,靠压榨人力是行不通的。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靠人海战术和加班加点,只能短期解决临时问题,却不是工业化的出路。
效率的提升,必须依靠技术的革新和设备的升级!
虽然市面上没有成熟削芒果的机器。
但这不代表不能有!
既然买不到,那就定制!
港岛作为亚洲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高精尖仪器设备做不了,小型加工设备应该问题不大。
尤其是长沙湾、土瓜湾一带有20余家小型不锈钢机修厂。
他们或许没有现成的芒果处理机,但他们有能力根据需求,设计和制造出专用的设备!
哪怕初期投入大一些,效率提升慢一些,也必须迈出这一步!”
陈秉文在心里拿定主意。
另一边。
高振海按照陈秉文的安排,带着两个下属直奔劳工处和几处工人聚集的茶餐厅招工点。
他本以为凭借陈记基础工资远超行业平均优厚的待遇,加上诱人的产能提升奖金,招几十个临时工处理芒果是轻而易举的事。
然而,现实却给了他当头一棒。
劳工处里人头攒动,喧嚣鼎沸,比最热闹的市集还要拥挤十倍。
墙壁上密密麻麻贴满了五颜六色的招工告示,红的、绿的、黄的。
空气中充斥着各种口音的普通话、潮州话、客家话,嗡嗡作响,吵得人脑仁发胀。
“急招熟练车衣女工!月薪一千百元!包食宿!”
“观塘电子厂急聘插件工!生熟手均可!日薪三十元!加班另算!”
“九龙湾玩具厂招包装工!手脚麻利!月薪一千元!即日上班!”
“建筑工地招杂工!日薪三十五元!有力气就行!”
招工摊位前挤满了人,每个摊位后面都坐着几个工厂代表,扯着嗓子吆喝,挥舞着手中的招工简章,恨不得把路过的每个人都拉过来。
穿着工装的招工人员,看到稍有犹豫或者东张西望的,立刻热情地招呼:“靓仔(女仔)!找工作吗?
过来看看!我们厂待遇好!”
看到这个工资水平,高振海心已经凉了。
上周他才过来招过工人,当时的工资标准,陈记还非常有优势。
刚过了一星期,就涨了10%,明显是工人不好请才造成这种情况。
不过,既然来了,还是要先试一试才行。
高振海安排下属刚把写着“陈记食品厂急招芒果处理工多名,月薪一千元起。”的工牌挂起来,还没来得及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