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地推铁军第一更大佬们求月票推(第1页)
第71章地推铁军(第一更!大佬们!求月票推荐票追读!)
旺角,庙街深处。
福记士多的冰柜旁,那几瓶金黄色的陈记杨枝甘露,在短短三天内已换了三茬。
店主福伯叼着烟斗,看着又一个熟客熟门熟路地拿起两瓶杨枝甘露付钱,脸上乐开了。
“福伯,你这陈记水卖得真快啊!”熟客笑着打趣。
“嘿,好东西嘛!”福伯麻利地收钱找零,“味道正,又方便,街坊都喜欢!
特别是这杨枝甘露,后生仔女抢着买!”
不远处,昌隆百货的爆脾气老板老张,此刻也难得地眉开眼笑。
他正指挥着伙计把新到的两箱陈记椰汁西米露和陈皮红豆沙搬进店里。
“明仔!把冰柜最显眼的位置腾出来,就放陈记!”老张嗓门洪亮,“昨天进的十瓶椰汁西米露,半天就卖光了。
好几个熟客问红豆沙!”
网格组长李国明带着阿强、阿萍刚走进来。
老张就热情地迎了上去:“李组长,你来得正好!再给我补三十瓶,杨枝甘露十五瓶,椰汁西米露十瓶,红豆沙五瓶。
另外,上次说那个买五送一的海报,再给我几张!”
“张老板,生意兴隆啊!”李国明笑着递上登记本,“没问题!海报管够,我们陈记的促销活动会一直有。”
同样的场景,在深水埗北区、旺角弥敦道片区、油麻地庙街片区不断上演。
零风险铺货、卖完结算、即时现金回款的模式,彻底打消了士多店主们的顾虑。
陈记水本身过硬的品质和良好的口碑,迅速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日均单店销量从最初的几瓶,迅速攀升至十瓶以上,部分位于人流密集区的店铺,日销甚至突破三十瓶。
三个试点区域的成功,昭示着在目前这个时间段,陈记水在港岛这片土地上,拥有着近乎降维打击般的市场竞争力。
零风险铺货模式配合轻便快捷的瓶装水,两者迭加,形成了一套在这个年代港岛零售市场几乎无解的组合拳。
而且,网格小组地推模式,更是将这套组合拳的威力发挥到了极致。
这种模式如同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既不会大张旗鼓地引起太古可口可乐、屈臣氏汽水、维他奶等饮料巨头的警觉,又能精准高效地渗透到每一个毛细血管般的士多店终端。
李国明、刘伟这些组长,带着他们的组员,穿着陈记水马甲,推着不起眼的三轮车或简易推车,穿行在狭窄的街巷,与店主们像街坊一样聊天、递烟、介绍产品。
这种低调而高效的渗透,让陈记水在巨头们尚未完全反应过来的窗口期,迅速在港岛基层零售市场站稳了脚跟,并开始野蛮生长。
与此同时,陈秉文并没有因为试点区域的成功而忘乎所以。
观塘食品厂会议室。
陈秉文、凌佩仪以及市场部骨干人员,正在总结网格小组地推经验。
“陈生,试点区域114家士多店,首日动销率62%,三日复购率41%。
这个效果远超预期!”
凌佩仪看完市场部提交的网格小组地推报告,高兴的说道。
陈秉文点点头,笑道:“网格小组地推效果这么好,确实超出我之前的预期。”
他的话,让会议室里响起一阵压抑的笑声,市场部几个年轻骨干脸上都带着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