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人类第一份月球背面样本(第3页)
而这一世有了路云的参与,这个过程已经提前完成了,之前的做几次任务已经顺便做了这个筛选项目,直接把“预选着陆区”精确到了“预选着陆点”。
所以这次到位之后直接朝着预选着陆点着陆就可以了。
于是在五月十日的时候,嫦娥六号着陆器与上升器组合体和轨道器与返回器组合体实现了在轨分离。
到了十二日,京城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直接开了直播!
直播着陆月球背面!
这既是因为这一世老中的月球通讯能力得到了史诗级加强,所以在路云的建议下开始了直播。
又是在给之后的载人登月直播做预演。
所以当京城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发出了指令,在月球上方15千米轨道高度上的嫦娥六号着陆器7500N变推力发动机启动,着陆器组合体开始变轨实施动力下降。
同时,预先做好的第三视角虚拟画面和第一视角实际月背拍摄画面都开始实时变动。
(嫦娥六号月背着陆画面)
直播间的网友们也算涨了见识。
【666666!】
【牛批!】
【不愧是月球背面啊,这陨石坑一个接着一个的!】
【确实,我看过月球正面和月球背面的图,这边差距真的大。】
【哈哈哈,你们看到的这些陨石坑其实都在一个超级大的陨石坑里,那个巨型陨石坑也就比澳洲的国土面积小两圈。】
【好家伙,澳洲大大的陨石坑是什么玩意砸出来的?】
【首先排除高达里的殖民卫星。】
【哈哈哈……】
在老中网友的欢乐气氛中,嫦娥六号着陆器在一台轨控发动机和多台姿控发动机的协同推动下逐步将探测器相对月球的速度从每秒一千六百米降为零。
在距月面1。5千米时,嫦娥六号利用光学成像敏感器进行粗避障,剔除大型障碍物。
距月面仅100米时,嫦娥六号上的备用激光三维成像敏感器进行精确避障,精准识别选好落点。
然后开始避障下降和缓速垂直下降,最终平稳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中的预选着陆点!
“好!”
“成了!”
“哈哈!”
指挥中心和弹幕都爆发了欢呼。
南极-艾特肯盆地就是那个超巨大的陨石坑,之所以叫这个名字,那是因为它太大了,直接从南极延伸到了艾特肯撞击坑,所以就把它们连起来成了它的名字。
并且叫盆地,而不是陨石坑。
毕竟就面积来说,世界上最大的刚果盆地在它面前就是弟中之弟。
而老中最大的塔里木盆地还不如它的零头。
从某方面来说,这么大的陨石坑也有好处,那就是人类首次着陆月背的嫦娥四号探测器也落在了它里边。
只不过是在一个新撞击出来的“小”陨石坑内,叫冯·卡门陨石坑。
这个“小”坑的直径是186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