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2430(第5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祝彦博瞥着他:“戏言?他在游湖会上说的,也是戏言了?”

陛下什么都知道!祝观瑜浑身僵硬,跪在地上一动也不敢动。

“边疆战事吃紧。你刚刚进来时,朕还在看靖远侯的折子,说马上就要入冬了,乌拉木河将进入枯水期,没了河流阻挡,金人又要抢粮过冬,过不了多久就会发动新一轮大战。”祝彦博背着手,在殿中踱步,“危难之际,他这个太子殿下,还有心思风花雪月,朕真是失望。”

祝观瑜不敢作声,祝彦博却伸手把他扶起来:“起来罢,你并未犯错,不必如此胆战心惊。”

“盘州黑市的线索,恒远昨日已说清楚了,朕没什么多问的。这线索已交由恒远去查,若能查出结果,朕自当有赏。”

祝观瑜还有些发愣,没料到陛下对案情只字不问,他踌躇片刻,道:“陛下,臣还有一事禀告。昨日十六殿下进宫时,忘了带走臣缴获的那把火铳,到了夜里臣遭遇刺客,是专门来抢那把火铳的,可武功路数看着却不像黑市的江湖中人,臣和靖远侯世子活捉了一人,审出来一些供词。”

祝彦博道:“都交给恒远去办罢。”

“……”祝观瑜忍不住说,“可是既然不是黑市中人,这些人从哪儿得知臣手中有火铳的消息……”

祝彦博笑了笑:“观瑜,你知道这次军火走私案中,最紧要的是江南机造司丢了一批火铳,可你知道江南机造司是谁管么?”

祝观瑜道:“机造司专为朝廷打造兵器,是兵部直管,如今的兵部侍郎是……”

京中三大世家之一金家现任的话事人,金意陶,也是当今太后的亲弟弟,陛下的亲舅舅。

这么一个动不得的人物,在江南机造局丢失火铳之后,百官弹劾,群臣激愤,陛下这才“勉为其难”,将他贬到了一个无实权的位置上。

祝观瑜不敢作声了。

军火走私案,确为“走私”么?陛下要的,到底是找出幕后主使,还是将兵部上上下下捋一遍,全部换成心腹?

若此案根本没有幕后主使呢?若陛下根本不想找出幕后主使,只想借此实现其他目的呢?

那王府的嫌疑,岂不是洗都洗不掉?

不、不,不要慌张,仔细想想,陛下还能有什么目的?现在朝廷最着急的是什么?

——边疆战事!

在他刚进殿时,陛下说的第一件事,就是边疆战事。

祝观瑜压了压袖中的红玛瑙,道:“陛下圣裁,十六殿下定能查出结果,臣就不指手画脚了。至于边疆战事,臣来京之前,父王特地嘱咐,此行来京要问一问,朝廷是否还需要贡粮贡马,只要陛下发话,待臣回东南向父王禀告,东南便会将贡品送上京来。”

祝彦博看着他,片刻,一笑:“观瑜是在和朕谈条件么?”

“臣不敢!”祝观瑜又跪了下来。

这次祝彦博没再让他起来:“大周立朝至今,快两百年了,王朝兴衰更替,到了两百年便是一个槛。我祝家在前朝也不过是世家之一,到下一个两百年,又是哪个世家来坐这个位置?”

“观瑜,我们祝家如今的身份、地位,不是一成不变的,但凡哪一日改朝换代,天子都不姓祝了,更何况藩王?”他背着手,在这金碧辉煌又冷冰冰的宫殿中踱步,“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不想像金家这样任人摆布,我们就要齐心协力,何分你我?”

什么不分你我,分明就是我的也是你的,你的还是你的!

虽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但立朝之初分封藩王,就已经定好了规矩,怎能随意更改?

祝观瑜道:“可是……”

就在这时,外头传来小太监的高声通报:“靖远侯世子秦骁求见——”

听到这声音,祝观瑜猛然清醒过来。

皇命难违,他怎敢与陛下顶嘴?

“让他进来罢。”祝彦博背着手,又走回了桌案前,坐下来继续翻阅奏折。

片刻,秦骁大步进殿,左臂还打着木板吊在脖子上,脸色也是连夜未好好休息的憔悴,眼下还有几分青黑,祝彦博一看,就问:“怎么这副模样,在盘州受了伤,还不待在家里好好休养?”

秦骁在祝观瑜旁边拜下来,道:“臣有一事禀告陛下。”

“这么着急,当是要事了,说罢。”

秦骁道:“还有一个多月就要入冬了,几年前臣曾与父亲一道巡查乌拉木河,父亲说此河是大周与金人的分界线,丰水期时河宽数十丈,泅水难渡,但到了冬季枯水期,金人骑兵便能纵马渡河。”

“如今战事已拉锯一年,金人消耗不起,定想速战速决,今年冬季将有大战,臣请命支援前线!”

祝观瑜一惊,连祝彦博都忍不住抬起头来。

“简直胡闹!”他把折子摔在案上,“增援增援,你知道增援要吃多少粮晌么?!你知道战场上每一日的兵刀弹药损耗么?”

秦骁还想开口,祝彦博摆了摆手:“下去,在家好好养伤。”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