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5060(第26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这两辆牛车是送给大伯一家,三叔一家的。

方便他们路上代步。

原主一家虽然是炮灰,只是经历了几天的逃荒就死了,但这两家人时不时的照顾原主,若不是西夏兵追来,原主母子三人不一定会死。

就这,为了保护原主一家,大伯与三叔家里还有有人受重伤,为此只是拖了几天也死了。

如今因为乔妤的原因,肯定不会再发生,但剧情中两家人对原主的好,是真实的。

这个情,乔妤要代原主领,还得报恩。

两辆牛车上都有十五斤油,几斤大颗粒盐,别看是大颗粒的盐,那也是空间里面拿出来,也是极好的盐。

还有每家一百斤糙米,一百斤面粉,还有肉,有蔬菜,以及晒干的干菜。一家还有一口带盖的小水缸,八个水囊。

这是为他们准备。

小家伙屁颠屁颠的跑回去,还离家门很远,就大声的嚷嚷,“太爷太爷,四奶奶让过去。”

小木头跑进家门,就看到家里所有人都在忙活。

宋大伯虽然五十多岁的人了,走出来,“你四奶奶家有啥事?”

第60章古代逃荒炮灰(02)

别看小木头年纪小,可说话已经很清楚,“四奶奶带来马车回来,好多东西,让爷奶也去。”

宋大伯一听,赶紧招呼儿子,“走,去你四弟妹家里瞧瞧。”

虽然宋大伯三兄弟早已分了家,但他们的儿女的排行却是一起排的。

儿女分开排。

三家一共六个儿子,女儿有两个,大伯一家一个(老大),三叔家里一个(老二),原主的亡夫在儿子中排行老四。

大伯家里的三个儿子:一个排行老大,一个排行老三,一个排行老六

三叔家里的两个儿子:一个排行老二,一个排行老五。

大堂哥听到老爹的话,也赶紧跟上。还吩咐亲儿子,“你去你三爷爷家里,让你三爷爷与二叔也去。”

“是。”

这父子俩已经朝乔妤家里赶。

宋三叔家住的离宋大伯一家不远,宋三叔父子俩很快就追上了前面的宋大伯父子俩。

小木头也不声不响的跟在大人的身后,他可没有忘记四奶奶说了,要给他糖吃。

瘦削的小脸蛋上,乌黑的滴溜溜转动的大眼睛,很是机灵,一看就知道是个活泛聪明的孩子。

两对父子赶往稍微远些的乔妤家里,此时乔妤已经与孩子们在收拾行李装马车。

其实也就给大女儿小儿子一人收拾了几套衣服鞋袜,至于被子,这时候西北的穷人家可用不起江南来的蚕丝被,鹅毛被(王安石记载邕州(今广西)地区有“冬被鹅毛”的习俗。),一般都是纸被,芦苇被

乔妤干脆没有收拾走原主家里的被子,实在是太差,如今的天气,也用不到被子,干脆别带。

家里能带的东西实在是有限。

每人几套衣服鞋袜,磨的锋利的两把柴刀,碗筷,还有她假装从县城采购回来的长刀,以及几把假装从县城采买的折叠小板凳,小铁锅,多功能的抽屉炉+铸铁磨砂黑小烧茶壶,烤网烤盘,还有两袋上好的木炭+点火的速燃炭等。

也有煮饭的小煮饭锅,多数是现代社会的围炉煮茶的物件,以及周边。

都是古朴的复古的那种。

“老四家的,找我们有事?”其实两位长辈还没有进院子就看到了外面的两辆宽大的马车,以及外面的牛车。

只是那牛车也是带车棚的。

里面装的东西,也是看不到的。

宋大伯对乔妤的语气一向轻柔,对于这个年纪轻轻就守寡的侄儿媳妇,也诸多照抚。

“大伯,三叔,我上午进了一趟城,拿银钱买了两辆马车,自家用,还买了两辆牛车,您二老两家一家一辆牛车,车上我也准备了一些物资,明天一

早逃荒,您二老与大伯母,三婶,还有家里的孩子,也能轻松些。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