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30(第5页)
“哎呀,那两口子年轻的时候就不是啥好玩意儿,后来这些年看着像是不错了,还以为改了呢,原来把坏都憋在心里呢?”
一群同龄或者辈分差不多的人,议论起来了郭父两口子,那可是什么都往外掀。
“郭庆郭伟两兄弟算是歹竹出好笋,还不错。”
“那是,哈哈哈,估计郭老二两口子的坏水都遗传给了他们家小四。你看那孩子,就不是个好的,整天不干活天天晃荡,游手好闲还心狠”
一场大热闹就这么虎头蛇尾的结束了。
乔妤进到家门,家里又只剩下她与老父亲。不,还有两个大外甥在家里。
“爹,你给我划一块宅基地吧?”
乔父明白闺女的话里的意思,“你看中哪儿了?”
“就咱家后面的后面,宅基地大点,我喜欢大宅子,小了住的憋屈。”
乔父没好气的白一眼乔妤,“咱们村的宅基地哪里会小,按照现在家家户户都布局盖,可小不了。”
“我的再大些。”
“可以,超出的部分要多交钱。”
“这个没有问题。”
就这么的,乔妤与乔父就谈好了。
村里的不少中年妇女以上的女性,都议论着今天的神仙惩罚郭老二老两口子与郭小四的事,让她们更虔诚了。
菩萨还是灵的。
菩萨还是要信的,只是大环境如此,她们只能把菩萨装在心里。
几天后,乔家官宣乔英,郭庆夫妻带着孩子以后就是乔家的下一任掌家人。
两个孩子改姓,姓乔。
至于乔妤已经在大队所有的干部的见证下,买下了后面的一大块宅基地。
没有人怀疑乔妤盖不起房子,要知道她可是老师,是有正式编制的老师,月月领工资。
在家里吃住。也不花钱。一年多,也能存不少的钱,大几百块钱。
他们还脑补,本来是乔妤是要招上门女婿留在乔家的,现在因为乔英,她以后就得嫁出去,可现在看乔妤的架势是不愿意嫁出去,也想留在本村。
那她买宅基地,那支书肯定要贴补噻。
所有人都一下子脑补出来这样一个结果。
可是乔妤并没有要乔父的钱。
她可不缺钱。
趁着现在勉强算是农闲,乔妤买好了宅基地,立马开始请泥瓦匠盖房。
她去了一趟西河集市,当着不少熟悉的人,认识的人的面恳求顾一菲,“顾同志,你们这里能弄来砖瓦与钢筋水泥玻璃吗?”
顾一菲一幅公事公办的样子,漫不经心的瞟一眼乔妤,“有啊,乔妤同志打算盖房?”
“对啊,我打算盖房,想一步到位,把房子盖好些,能多住一些年。”
“有,你是想要新砖还是旧砖,价格不一样”
他们有不少从都市世界拆卸的废弃宅子,特别是那老三线厂子坍塌的房屋的砖瓦。
没有坍塌的房屋的砖瓦,他们是不收的。
“旧砖就可以,我不挑的,但最好是青砖,我不喜欢红砖。”
“这个没有问题,青砖我们多的是。”
接下来就是讲价格。
在场的不少人听到旧砖的价格,也心动了。
但也没有冲动要去重新盖房子。
泥瓦匠多找了不少人,加紧的干活,一个多月的时间,按照乔妤自己画的房屋设计图。盖出来了一套四室一厅带大厨房的(厨房带餐厅,厨房大。),带柴火房+仓房,与改良的旱厕的房子,对喽还有猪圈,鸡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