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人间烟火(第3页)
他站在原地,久久不动。
晚风拂过,湖面涟漪荡漾,见心莲轻轻摇曳,金光洒落如星雨。
就在此时,远处传来钟声??那是昭明广场的共语钟,百年未曾轻响,今夜竟自行鸣动三十六下。
紧接着,全国各地静语台同步浮现一行浮空文字,由无数蓝光字母组成,悬于夜空之上,清晰可见:
>**“所有未说完的话,我们继续说下去。”**
陈砚仰头望着,眼眶发热。
他知道,这场战争远未结束。仍有地方官员打压异见,仍有媒体删帖封号,仍有孩子因说出家庭秘密而遭惩罚。但也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站出来,拿起笔,张开嘴,把压抑了一辈子的话说出来。
声音一旦开始流动,就不会再停下。
数月后,灰雀收到一封匿名信。信中夹着一张地图,标记着一处隐秘地点:西南群山深处,一座被遗忘的古寺。据说,那里藏着一本《缄口令》最初起草时的手稿原件,以及一份签署名单??包括几位如今仍在世的元老重臣。
她召集心灯社骨干商议。
有人主张立即行动,揭露真相;有人担忧此举将导致全面对抗,使改革倒退。
最终,陈砚提出一个方案:“我们不去抢,也不去烧。我们去抄。”
“抄录全文,不做删改,不加评论,然后在全国静语台同步朗读七日。让每一个识字的人都能读到,让每一个耳朵都能听见??这份剥夺了千万人话语权的命令,究竟是谁写的,又是如何一步步变成铁律的。”
灰雀点头:“好。那就让历史自己说话。”
行动当夜,三十名志愿者潜入深山。他们在古寺佛像背后找到暗格,取出尘封已久的卷轴。纸张脆弱,字迹黯淡,但内容清晰可辨:
【贞元十一年腊月,内阁议定:为防民议乱政,宜行缄口之策。凡涉及朝局、军务、财政之言论,未经审查,一律禁止传播。违者,以妖言惑众论处。】
签名下方,赫然列着七个名字。其中三个,如今仍是朝廷柱石。
七日后,朗读如期举行。
没有愤怒的口号,没有煽动的演说,只有七位普通百姓轮流走上静语台,一字一句,平静地读出那份手稿全文。台下万人肃立,鸦雀无声。
读完最后一行,全场静默三分钟。
然后,第一位读者拿起话筒,说了句简单的话:
“我现在才知道,是谁让我们闭嘴的。但我更想知道??你们现在,还敢不敢听我说话?”
没有人回答。
但见心莲全数盛开,蓝光漫天,如同星辰坠落人间。
那一夜,许多高官府邸灯火通明,彻夜未眠。
而陈砚和灰雀并肩走在归途,脚下是铺满花瓣的小径。
“下一步呢?”她问。
他望着远方,轻声道:“下一步,我们要教会这个世界??倾听,也是一种勇气。”
风吹过,带来孩童的笑声。
山坡上,一群小学生正围着新开的静语台练习发言。一个小女孩举起手,大声说:
“我爸爸以前总打我和妈妈,因为他心里很苦,但没人听他说。现在他参加了‘男人也要哭’小组,学会了写信。昨天,他第一次抱了我,说对不起。”
台下掌声雷动。
见心莲随风轻摆,仿佛也在鼓掌。
陈砚忽然觉得,胸口那股柔软的感觉又来了,像阳光融化冰雪,像春水润泽干涸的土地。
他知道,这不是终点。
这只是,第一声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