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跟踪狂(第3页)
白大褂下摆被风掀起,眼眸深如寒潭,周身气场清冷又平和,连抱着书本经过的学生都忍不住放慢脚步,像是怕惊扰了这份沉静。
米花赶紧拉低帽檐,把刚写一半的要发给物理学教授的内容缩小。
这俩自带光环的家伙,和她这努力当“背景板”的,简直是校园里的两个极端。
不过他们在明,她在暗,这种感觉其实挺刺激。
去便利店买能量棒时,正好撞见启介被女生堵在冰柜前,他手忙脚乱地扒开人群,嘴里嘟囔着“借过借过”。擦肩而过的瞬间,米花听见他还在碎碎念。“H前辈怎么还不发新战术,再等下去轮胎都要老化了。”
她低头憋着笑,把巧克力味的能量棒往购物篮里丢。然后用H的账号给他发“急什么,你的涡轮压力还没调好”,
在教学楼走廊遇到凉介,他手里拿着标注密密麻麻的医学报告,目光沉静得像赤城的夜。
她抱着书匆匆点头问好,擦肩而过时,凉介口袋里的手机震了震,是H的对话框弹出新消息:“5号弯的积水模型修正好了?”
这种藏在日常褶皱里的秘密,实在是无限乐趣。
有时候路过凉介对着屏幕轻笑“这思路和我不谋而合”,或是瞥见启介对着手机喊“H前辈太神了”,米花都会偷偷弯起嘴角。
这种隔着身份的默契,像场没人知道的赛车游戏。
她稳坐指挥台,而那两个在明处的耀眼家伙,正踩着她规划的路线,跑得酣畅淋漓。
米花的笔记本里藏着个秘密分区,加密文件名是“赛道人格分析”,里面记满了看似零碎的日常观察:
“凉介喝咖啡从不加糖,搅拌时勺子沿杯壁画三圈就停——像他的走线,精准到带着仪式感,连刹车点都像用圆规量过。”
“启介买能量棒必选巧克力味,咬开包装时总爱用虎牙撕开个锐角——对应过弯时习惯切内线,角度刁钻但爆发力惊人。”
“拓海啃面包时总先撕掉边缘硬壳——难怪过弯时擅长利用缓冲区,把看似无用的空间都变成优势。”
昨天在食堂,她看见启介对着餐盘里的煎蛋皱眉头,非要用筷子把蛋黄戳破搅匀才肯吃,立刻在笔记里补了句:
“
对‘失控’有隐秘的执着,体现在驾驶中就是总爱挑战极限漂移。”
而凉介在图书馆整理资料时,会把每份文件按厚度排序,连页角褶皱都要捋平。
这让她想起他设计的战术板,永远把风险预案附在最后一页,像藏着道保险栓。
而某一天,米花对着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观察记录,突然后知后觉地打了个寒颤——
这页边距精确到毫米的排版,连凉介抿咖啡时嘴角的角度都标了度数,活脱脱像份加密的跟踪报告。
她赶紧往笔记本里夹了片银杏叶当伪装。
她在“启介撕能量棒包装的力度与涡轮压力正相关”那句旁画了个叉,又心虚地补了行“英美文学系田野调查作业(误)”。
抬头瞥见窗外启介正对着FD3S的后视镜抓头发,大概是在纠结新发型够不够酷,阳光照在他明黄色的车身上,亮得像团跳动的火焰。
米花突然觉得手里的笔记本烫得像刚跑完山的排气管。
“算了算了,”她把本子往书包深处塞,“再记下去,怕是要被当成潜伏在车队的卧底了。”
可路过公告栏时,目光还是不由自主落在凉介张贴的医学讲座海报上。
他连标题字体大小都调得刚好。
米花低头笑了笑,书包里的笔记本仿佛又轻震了一下,像在抗议这半途而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