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第3页)
且不说城中已有异兆突显,他赌不起这个可能,也不敢拿此事作赌。
连云河谷也在田老的带领下缩小新一轮耕作范围,尝试魏西边城流传过来的代田之法,存水以用。
或许是动物比人更敏感,更先出现躁动不安的情况。城民们杀鸡宰羊,豢养的牲畜也少了,谁叫它们日日也要饮水。
如今水价轮番涨,府衙已出告示,限制取水,定量一户一取。
一股莫名紧张与压抑的氛围笼罩在州城上空。
日子是一天一天过,日温一天一天热。
才初春,日温堪比夏日。
连各家各户院里田中长速惊人,青叶翠绿的蛋白桑也出现叶缘轻微枯黄的景象,毕竟它也只是优化过后的抗旱作物,不是真的神物。无土栽培都离不开水呢。
还没到弹尽粮绝的地步,但行色匆匆的城民大多焦虑憔悴,嘴皮干裂,难言的紧迫感让他们开始节省水源,能忍则忍。
织坊改为上工一日歇息两日,玉娘来时眼眶泛红,心中一直忧挂阿娘。柳大娘因忧心成批成批缺水害病的鸡苗,自己也病倒了,短短几日人便瘦了一大圈。
小染凝望玉娘一遍抹泪,一遍检查布匹数量的模样,淡墨的眸子垂下许久,于无人处拉住楚辞的衣角:“东家……小心。”
小心什么呢?
牧场旁边的甘泉都逐渐缩减了范围,泉池大小还不到原来的二分之一。
但如果有心人留意,就会发现这方寸大小的泉池仿佛取之不尽,每日供养着一整座山数以万记的牧场牲禽。
楚家牧场如今出货都是由牧场自己的马车载运到城门**付。
其实也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看它范围都在缩减便知勉强。
如今选择题放到了楚辞面前。
一眼甘泉已是勉强,保城民,那满山的牲禽怎么办。
保牲禽,难道州城出事了牧场能够安然无恙?
合着这旱灾就是难为她是吧!
正在楚辞犹豫之际,成家老爷花以重金,数百缸清水坐着板车从江州一路摇摇晃晃,终至滁州。
不论说每个人实际能分到多少,看到这场景,城民终究是松了一口气,总觉日子还有些盼头。
老天爷仿佛是在开玩笑,从那日起,日头更加盛烈起来,连周边数城都受到影响,听传言说江州、沧州的几条河道亦是枯竭。
但最严重的仍然是滁州。
楚辞与府衙县丞一番详谈后,牧场每天清晨换取草籽的摊子改成了施水,由府衙衙役全程护卫取水。
楚家牧场里的牲禽数量锐减三分之一,相比于其他三大牧场,这已经是存留极好的情况。
这个时候,系统界面【旱灾结束倒计时还剩30日】。
也不是没有人提出离城避难,然而易土他乡绝非易事,又能往哪里走呢。
大部分人都拒绝了这个法子。
州城中出现了第一例干渴而死的情况。
老榆头。
一个经常阴沉着脸,不怎么爱说话的小老头,有空经常会早晨出去采草籽,换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