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第3页)
“你近日爱喝的梅子汤,是不是来自荟聚楼?那荟聚楼正是纪家的小女儿开的酒楼,她可是京都现在有名的大厨,是这两人的妹妹。”琅小王爷继续爆料。
七王爷这次真惊了,他喜欢的可不只是一道梅子汤,他最喜欢的就是荟聚楼的招牌烤鸭,香酥脆皮,好吃得一塌糊涂。
别看七王爷活了这么大岁数了,什么都吃过,但是对荟聚楼的烤鸭那叫一个上瘾。
好几次,大晚上了,七王爷都让下人出去买烤鸭当夜宵吃。
当然,这事他没告诉琅小王爷。
“不用改日了,你今日就带来!”七王爷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琅小王爷吩咐纪舒垣去将纪舒衡带到了王府,七王爷单独和纪舒衡在书房里聊了一个时辰。
要不是琅小王爷敲门说该吃饭了,里面的两人还沉浸在交谈中。
七王爷喜不自胜,步履轻松,对纪舒衡赞不绝口,“虎父无犬子,纪家果然是纪家。”
此后,纪家依附于王爷府,鞍前马后,为王府立下了不少功劳,逐渐在京都展露了名声。
有居心叵测之人以十年前的罪名来打压纪家人,在新皇面前上了奏折弹劾七王爷,怒斥七王爷不应该重用叛国之人的儿子,且先帝曾经说过,纪家人永世不得入朝堂。
七王爷借此机会,将十年前的纪家叛国疑案翻了出来,将所有的罪名都归结在了已经处死的玉聚生和那些曾经落井下石一同弹劾纪家的官员身上。
这些证据是纪家人提供的,历经十年之久,终于找到一个合适的时机重见天日。
人证、物证俱在,表明了纪家是被玉聚生等人陷害的。
可怜纪家一心为国,纪老将军死后还要蒙受不白之冤,纪家的后代被贬庶民,磋磨了十年。
朝臣其他大臣,纷纷跪拜,恳请皇上重查此案。
有些大臣不同意,毕竟这是先皇下的旨意,若是重审,岂不是说明先皇有错?
局面僵持。
新皇一时不知如何裁决,只得下次再议。
然而这风声不知怎地竟然传到了百姓耳中,纪家被人冤枉的事情闹得人尽皆知。
曾经无比痛恨纪家的人在经过十年的时间之后,再次听到纪家的消息,先是惊愕,之后便是后悔。
将门之后75
毕竟,在纪家未倒台之前,是受万民敬仰的家族,是许多边疆城镇的保护神。
文人纷纷提笔,将纪家的事情写成了诗句,互相传阅。
听书的也将纪家的事情编纂成了一个故事,赚足了听众的眼泪和银子。
纪家曾经的悲壮被人撕碎了撒在了每一个人的面前,人们后悔,内疚,热泪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