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百八十章 三体伏笔量子玫瑰为蒙奇奇大佬加更感谢再上一盟(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一个大骂现在的基础物理学连同诺奖都是老婊子的科学怪咖,即便有敌人的侦查卫星在头顶,又怎么会给他带来这种颠覆性的震撼表情呢?

在混乱隐蔽行动中,陈博士跟着心神不宁的丁仪默默离开靶场中心,走了几步,丁仪仿佛梦呓般,用低得几乎听不见的声音嘟囔了一句:

“如果真是敌人的卫星……倒还好办了……”

这句话轻如耳语,却重若千钧。

陈光听得一头雾水,银幕前的观众也再次被蒙上一层迷雾。

一个谜题似乎刚解开,导演却又挖了一个更深的坑,一个在这部电影中都不可能填的上的坑。

镜头缓缓拉升,从忙碌隐蔽的人群,到整个山谷靶场,再到蔚蓝的地球大气层,最终定格在幽暗的宇宙深空背景。

这个升格空镜,寓意着问题的答案和威胁的源头,可能远非一颗卫星那么简单。

这是伍迪艾伦等导演可以看得懂的镜头语言,但此刻全世界只有刚写完《三体III:死神永生》的刘慈心知道,那个隐藏在太空的“观察者”,也许不是、或者不仅仅是敌人的卫星。

在场的观众们,将在未来某一天读到或看到《三体》故事时,才猛然反应过来:

那一天的穹顶之上,有一个名为【智子】的更高维存在,正悄然展开它的全知视角,默默地观察并锁定着地球上一切可能威胁到三体文明基础的科技突破。

这是导演路宽给中国科幻系列埋下的伏笔,也为后续他或其导演一同参与的科幻宇宙奠定基础,期待着更多影迷来发掘。

……

在紧张的外围战备和动员态势下,世界上第一支球状闪电部队获得了全方位的提升,但从丁仪主持的物理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到林云担纲的实际军事应用,还是有一小段艰难的跨越。

现在除了在活体动物的球闪武器实验中收集的用于摧毁人类血液、骨骼之类的杀伤性武器,一个武器应用问题摆在面前——

如何利用球状闪电武器,对敌军进行武器装备的打击?

在电子战趋势愈发明显的今天,这甚至比有效杀伤人员的作战效率更高。

银幕展现着陈光、林云等人夜以继日的研究,他们首先想到的是像之前的射击训练目标一样,用以摧毁钢铁军备。

但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因为能量守恒的存在,假设球闪武器是一杯水,你不可能要求它去浇灭森林山火。

进入这个阶段的林云则充分展示了她的军事科学天才,迅速主持捕捉到了一种可以用以摧毁芯片的宏电子。

芯片的材质十分特殊,一般不会像导线那样,存在与它相近但无关紧要的物体来分散球状闪电的能量。

同时芯片体积又很小,手持武器的能量释放就可以破坏大量的芯片。电子芯片被烧毁,对现代高技术武器来说绝对是致命的打击。

还是假设球闪武器是一杯水,它的容量只有这么大,那芯片相对而言就成了一丝丝微不可见的小火星,摧毁起来自然容易得多。

终于,在一次军方主持的针对2000型主战坦克和废弃导弹的打击试验中,球闪武器第一次获得了顶级层面的认可。

在一阵浓烈的臭氧气味下,工兵先是打开一辆装甲车的后门,四台军用电脑整齐排列,但打开机箱后倒出来的是一堆白色粉末。

而2000型主战坦克的的通讯设备和雷达主机、以及空对地导弹的制导部也都成了芯片的骨灰盒,以至于两个负责拆卸弹头的导弹连士官抬起头来惊恐地看着林云等人,又透过人群的缝隙看了看远处的雷球机枪,露出见了鬼似的神情。

一位中将的评价,为这种球状闪电武器的未来应用定下基调:

“万军从中,取上将首级。”

这里的上将,已经不单指传统冷兵器战争时代的敌军主帅,而是电子战下的敌军“大脑”。

但很可笑的是,连同在场距离装甲车比较近的陈博士的笔记本电脑都遭受波及。

因为芯片的体积实在太小,球状闪电摧毁了它们之后,因为能量守恒的存在客观上扩大了攻击范围,向外扩散,毁掉了它的CPU和两条内存条。

事实证明,在战争的高压下,一切便宜行事都推动着雷电武器研究所这样的军研一体机构,工作推进,只不过相对于全情投入的林云、丁仪而言,陈博士的心绪显然不是那么平静。

尤其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反恐实战,彻底将他心中的恐惧、和对武器屠戮的厌恶引燃了。

在一天的常规训练之前,球状闪电部队许大校及林云突然接到上峰命令,命令部队携带全部装备以战斗状态立刻出发,并说明这不是演习。

部队派出了一个排的兵力,携带了两套雷球机枪乘机紧急赶往某地,直到降落时陈博士、林云等人才发现一片在阳光下十分耀眼的白色建筑群,中部的高大圆柱形建筑十分引人注目。

没错,这是一座大型核反应堆,也是刚刚落成的世界上最大的核能发电厂。

发电厂招待所里,几名指挥官迅速介绍着目前的局势,听到动静抬头:“怎么把正规部队也弄来了?”

“哦,总参调来的,他们的新装备也许能起到重要作用。”推门而入的一位总指挥回答了他的问题,旋即和林云、陈光等人打了招呼。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