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龙少年(第3页)
[系统,今儿三月初五了,庾季夏要刺太师了?]
[主人,你不亲自去看看吗?你不去怎么知道你改变不了事情的走向呢?但有些事还是试试为好。]
[我现在连出府一趟都难,我难不成能去骊山,就算去了我难不成能阻止他握剑?]
丁婳用烛火点燃白纸,白纸在她指尖几乎燃烧,最后只剩三个字[纪万明]。[纪万明]被丁婳扔进案前的小香炉里,残纸碰上余香,炽热燃尽。
望着香炉丁婳道:[我有了个主意,我会去天牢看他。]
太史令纪府就在丁府隔壁,十多年的邻居了。纪府幼子纪万明,是丁婳的青梅竹马的损友,是丁嫣看不上的追求者好弟弟,同时也是一个真正的史官。
十年后,纪万明在废帝的大朝会上当庭撞柱,以血为谏。如香炉里的残纸一样,炽热而短暂地烧尽……
说来可笑血溅大殿,名垂青史纪大人,有一个污点。他年少时,甚是崇敬庾季夏,毕竟他十三岁就杀了大盗窃国的杜捷。
纪万明曾写过一本书赞扬少年英雄,这书只印了几百册,他送过丁婳一本,其中便有一句:“长安十七号天牢”。
丁婳打定主意,她会去长安十七号天牢。去攻略这一生中最失意的也最脆弱的庾季夏。
午后,杜捷奔赴骊山猎场,还未出城,手中的缰绳便断裂。
其近卫元吉道:“此为凶兆,请太师回府。”
杜捷的脸立刻垮了下来,一马鞭抽在元吉背上,“凶兆,你咒我?你敢咒我,你给我领二十军棍,再滚回府去。我在马背上大风大浪见多了,岂会折在这一桩小事上?”
一旁马上的庾季夏道:“太师,出征前也要占卜,久而久之战士们也笃信天命吉凶,元吉跟了您这么多年,您是知道的,他心意是好的。”
“心意?他咒我命范凶兆!”
“我记得四年前第一次和太师狩猎时,太师说过:我命由己不由天。您这样的人怎么会在意他人卜出来的吉凶?您即天命。”庾季夏面上平静,双手紧紧的拧住缰绳,食指已被皮革擦出血痕。
“哈哈哈哈哈,我命由我不由天。真是老了,今年都开始被这种凶论骗到了。”杜捷转怒为笑,“听见了没有?为你说话呢,军棍就免了,滚回府去。”
“是。”元吉应到,他调转马头冲着庾季夏咧嘴一笑,策马而去。
走了几里,元吉忽然想到,新做的黑斗篷还没穿过,自己不去猎场了,应该把斗篷留给庾季夏,二公子全身雪白,到了骊山猎场怕是会弄脏衣袍。
他那样的人,无论是衣袍染尘还是衣袍染血都不应该。
元吉不知道这身崭新的白衣是庾季夏给自己准备的寿衣,庾季夏已决心一刺,再被十亲卫绞杀,以命谢君恩。
日暮,骊山鸿门坂。
少年执剑,一剑封喉,杜捷被长剑刺破动脉,血流如注,倒地不起,一代枭雄,倒地挣扎,如被放血的肉牛……
庾季夏执长剑站在三步之外,只有白袍下摆染血。
“你……你……逆子……我就不该……”杜捷双手捂着自己喷血的脖子,血水不停地从他的指缝中溢出,他痛苦地勉强吐字。
哐啷一声,庾季夏的长剑脱手,他低头看着自己发抖的手指,他身上唯一的伤痕是刚刚被皮革擦破的食指。
少年屠龙,枭雄倒地,兵士仆从,人心四散,纷纷而逃。
庾季夏将目光从自己的食指移到毫无攻击,四散而逃的士兵,最后又移到杜捷身上,他的手臂仍止不住地颤抖。
一种颤栗从他的心口沿向了他的指尖,不是害怕,而是——兴奋,杜捷曾告诉过他:“你第一次杀人时见血会害怕。”
但此时的庾季夏见血……只有兴奋,没有害怕,嗜血仿佛是他的本能……今日才知,他庾季夏竟和杜捷一样嗜血嗜杀。
庾季夏移开目光,不敢看杜捷流出的血水。
他凄凉笑道:“我的剑是你教的,该叫你一声师傅。我本没想此时能活着,弑师之罪,待我进宫复完皇命,便以死谢罪,九幽地狱,不会只有你一个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