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第2页)
看着尤利民这个傻样子,石崇满心复杂地感慨道:“你小子也是遇到贵人了。”
装好货款后,尤利民拎着沉甸甸的皮箱,笑得牙花子都露出来了:“户口的事情,还得麻烦崔先生多费心,这次的西瓜不错,等会儿您走的时候带上一筐,虽然不值几个钱,但也能吃个新鲜。”
尽管钱货两清了,但尤利民心里还是挺怕崔维诚低价拿了货不办事的,所以话里话外少不了要催促着一些。
崔维诚自然明白尤利民的意思,不过他回国这几个月,也是结交了一些人脉的,不过是帮着办个户口的事情,他回去打上几个电话,用不了几天就能把这事给办妥。
他本就没打算拿了好处不认账,这位要办户口的叶姑娘的人脉和能力都不可小觑,不过是帮着办这么一件小事就能和对方搭上关系,他又何乐不为呢?
崔维诚心里小算盘打得飞快,当即也好脾气地点头回道:“我回去就办,左右不过三五天就能有消息,到时候我让石大哥给你打电话。”
至于那一筐西瓜,看着确实不错,这玩意儿在m国卖得就挺贵的,虽然以崔家的家底不至于吃不起这么一点水果,但是既然尤利民都送到手里了,崔维诚自然是要笑纳的。
崔维诚还要回去处理那一批衣裳,也没在石崇这里多待,只和两人闲聊几句就要离开,临走时石崇手底下的人十分识趣地帮他把一筐西瓜搬到了车上。
送走崔维诚后,因为尤利民要在这里留宿,石崇先让手底下的人去安排晚饭,吩咐完后他又坐回石凳上,似笑非笑地问:“这白送的西瓜,我有份吗?”
尤利民摸不准石崇是不是不高兴了,赶忙道:“自然是有的,我忘了谁都不会忘了石哥你啊,我这这不是带了两筐吗,您一筐,崔先生一筐,正正好的。”
石崇闻言也没多说,只意义不明地来了句:“你小子倒是运道好。”
先是认识了叶宁这么一个金疙瘩,后面又轻轻松松地搭上了崔维诚,要知道他当时为了和对方交好,那是又请吃饭又送礼不说,还跟在对方身边帮着引荐了好几位市里的大人物,好不容易才有了如今的这么几分情谊。
尤利民不知道石崇心里酸得快不行了,吃完晚饭后,他还没心没肺地吃了一大块西瓜,然后才拖着大皮箱回客房抱着皮箱睡了过去。
叶宁和顾骁可是实实在在忙活了两天半,才把所有的货物全都运到山洞。
最后几辆自行车送到山洞后,叶宁和顾骁也没急着回家,而是跟着谷三他们去了乐阳镇。
原本顾骁是不想去的,结果被叶宁一句这次的分红还没算呢给硬给说服了。
知道叶宁和顾骁是他们这群人的衣食父母,两人到黑市后郑老七是半点都没怠慢,客客气气地把人请到小房间休息不说,还安排同伴去国营饭店买了饭菜。
叶宁看着城隍庙后院人头攒动的景象,忍不住感叹道:“这个点了怎么还有这么多买东西的人。”
明明她上次来的时候这里只有零散几个小摊贩,过来买东西的客人更是半天都没见到两个。
郑老七笑着解释:“说起这个,也是多亏了叶姑娘你的这批肉和水果,这些东西在镇上都是稀罕货,大家知道这里有卖的,就都往这边来了。”
前天一早叶宁送过来的一头整猪,因为天热放不住,郑老七他们各分了两三斤后,本来还担心一天卖不完,这么好的肉就浪费了。
结果乐阳镇的老百姓实在是馋了好久的肉了,一听说黑市又有猪肉买了,那真是抄起买菜的篮子就往这里冲了。
怕买少了不够吃,也怕不知道下次得等多久才能再碰到这样的事情,一向节俭的老百姓难得大方了一把,一块二一斤的肉,他们都是两三斤的买,有些家里亲戚多的,则是十斤、八斤的买,想着回头各家分一分,也不会多到哪里去。
最后这大半头猪,只卖到了中午,剩下一些不好卖的内脏和骨头,平常在菜市场都是和肉一个价的,尤利民这里便宜卖,等到傍晚,也陆陆续续地都卖光了。
这西瓜和葡萄,因为有上次的经验,负责售卖的郑老七心里也有数,葡萄一块,西瓜六毛。
有人嫌西瓜贵,毕竟往年供销社卖得最贵的时候也才五毛钱。
对于这些质疑,郑老七也懒得解释什么,直接拿着菜刀把西瓜切成了小块,让大家尝尝味道再说。
后世经过市场几轮淘汰后选择的麒麟瓜,味道可不是七十年代本土的西瓜所能比的。
尝过这西瓜沙糯甘甜的滋味后,大家都不再嫌价格贵了。
毕竟和这西瓜一比,自己之前吃的那些西瓜都被比到泥里去了。
考虑到如今大家在水果上面还是不怎么舍得花钱,郑老七也改变了办法,这西瓜不但能整个买,还能二分之一,四分之一的买。
如此一来,大家就算再舍不得花钱,也少不了要忍着肉疼买上半个或者四分之一块回去让家里人尝尝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