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章 曲终下(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大火熄灭之后,整座房子也彻底沦为了一片焦黑色的废墟,碎铜烂铁和残垣断瓦像是一座庄严的坟墓,把张尚文和许铭书残破不堪的躯体掩埋在下面。

连启平的心情格外愉快,认为自己终于又少了两个“敌人”。

她上任之后的第二把“火”,则是“烧”在了自己的形象塑造上。

她认为,既然自己已经成为了陵山国的领袖,就必然不能再像从前那样随便,一定要好好地给自己“包装”一番。

连启平先是改掉了在她看来过于真理主义的“人民领袖”称号,决定沿袭蒋经纬时期的叫法,让陵山国的人民群众称自己为“总统”。

在变更完称号之后,她又想着给自己的外在形象进行一番设计一一颜色过于鲜艳的衣服,定然是不能再穿了,否则会显得自己太过轻浮,不够庄重,头发也不能再像电影演员那样整日披散着,必须要把它们好行好梳上去才行,裙子也不要经常穿,最好还是都换成裤子。

捯饬完这一切之后,连启平惊异地发现,现在的她,看上去竟然和从前的江衡几乎一模一样,——干练的发型,沉稳的衣着,以及由于“特殊原因”所选择的,上衣裤子的搭配,都形成了一种精妙而诡异的重合。

连启平处心积虑设计的“完美形象”,江衡早在十几年前就为她打好了范本。

只不过,江衡穿深色的衣服是出于个人喜好,穿裤子而不穿裙子是为了遮住身上的伤痕,而连启平这样做,不过是一种带有包装性质的作秀罢了。

而且,连启平无论是身高还是气质都没有办法和江衡相比,她换上沉稳的颜色,就像是小孩子偷穿大人的衣服,改成上衣裤子的搭配,就像是刻意为之的女扮男装,简直就是一场纯粹的东施效颦。

除此之外,连启平还刻意营造了一个“秀外慧中”的人设,让人民群众死心塌地地相信她是一个有才华,有能力的人,是陵山国千百年来首屈一指的才女。

她强迫宣传部的同志们为她创作演讲稿和宣传画,却在人民群众面前宣称它们都是自己独立完成的作品。

那些同志们接受了连启平的金钱贿赂,自然不会心生不满,反而还会心甘情愿地让自己的作品给别人添彩增光,就当是把它们卖出去了一样。

连启平的第三把“火”,把陵山国的意识形态给“烧”的面目全非。

如果说,叶泽霖上任后的政治主张,把真理主义引上了一条歧路,歪路,连启平的“改良优化”,则是彻底把真理主义给砸了个粉碎。

她开始刻意地将现在的“新真理主义”和从前的李昭旭思想相切割,不再打着对方的有号给自己贴金,而是彻底将李昭旭从前的一切功绩全部抹消。

“如果没有李昭旭,我们也能打败蒋经纬,也能取得最后的胜利,所以说,李昭旭并没有他自己宣扬的那么伟大。”

“李昭旭的功绩完全是被‘张尚文集团’给刻意夸大过的,他们就是要‘造神’,就是要搞个人崇拜,就是要给自己找一个合适的理由去欺压人民群众……”

“平心而论,李昭旭这个人其实是过大于功,他固然对我们的真理主义建设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他也犯下了不少伤害人民群众的严重错误。”

连启平这一番离经叛道的言论,明显就是要彻底驳倒李昭旭“伟大领袖”的地位,破除人民群众对他的信仰和崇拜,从而让自己顺理成章地成为陵山人民心中惟一的“神”。

平心而论,她才是搞个人崇拜搞的最无法无天的那一个。

在连启平的洗脑之下,人民群众对李昭旭的情感逐渐变得淡漠,曾经的感恩和怀念早已在谎言的洪流中涤荡为虚无。

陵山国中小学的教科书,在连启平的插手之下逐渐“去李昭旭化”,语文教材上不再有李昭旭的诗词作品和政论,政治教材上也删去了李昭旭思想的全部内容,取而代之的,是象征着伟大“新真理主义”的连启平思想,历史教材上的李昭旭生平被删减的只剩下三言两句,后来那些没有经历过曾经那段峥嵘岁月的孩子们,他们只会把李昭旭当作史册上一串冰冷的符号,和那些古代的帝王将相一样,埋没在厚重的历史尘埃中,彻底淡出今人的视野

李昭旭已经被刻意的污化了,叶泽霖又是个不值一提的失衡领袖,现在的连启平,独自包揽了发明“新真理主义”的全部功劳,让不明真相的人民群众把她当作陵山国建国以来的第一大功臣。

“如果没有连启平,我们就过不上今天的幸福生活。”

“连启平总统可是名副其实的女中豪杰,是我们全体陵山女性的骄傲!”

“向连启平同志学习,向连启平同志致敬!”

连启平在陵山国当了整整二十五年的总统。

在这二十五年的时间里,一切都在向着一个失衡病态的方向疯狂地发展着。

李昭旭当年最为排斥的个人崇拜主义,在连启平执政时期焕发了新的生机。

她开始大量地出版发行《连启平格言集》、《连启平自传》,并且号召全国人民购买学习,《连启平格言集》甚至成了高中生的必读书目。

说来也讽刺,这两本书里面,可几乎没有一个字是连启平自己写出来的,《连启平格言集》里面全都是宣传部政府官员们东拼西凑来的东西,甚至还有从早已成为禁书的《李超旭格言集》,《江衡文选》,《张尚文政论选编》中改编剽窃来的内容,可谓是一锅不伦不类的大杂烩,《连启平自传》则是花向阳以连启平的口吻,用第一人称写出来的假自传,里面的内容,也实属是胡编乱造,极尽虚伪。

在连启平的“伟大贡献”之下,陵山国确实变得越来越富有,越来越“强大”,在这片虚无的繁华之下,不计其数的问题接踵而生。

贫富严重分化,是连启平执政时期陵山国的最大问题,有生产资料的富人越来越富有,没有生产资料的穷人越来越贫穷,光耀夺目的高楼大厦和低矮破败的棚户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许多人明明身处于压迫之中,却不清楚自己所受苦难的来源,只是在连启平的洗脑和社会舆论的道德绑架之下,悲哀地认为自己过的不好,是因为努力的还不够,所有的问题都只能怪自己,这个社会本身并没有任何问题。

同时,人们的思想开始畸形异化,他们变得越来越傲慢,越来越自私,越来越唯利是图,有钱人瞧不起穷人,像温思广那样富可敌国的人又瞧不起一般的有钱人,就连穷人之间也相互欺压算计,根本就没办法再形成一至对外的统一战线了。

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谬误思潮,在这片曾经充满了斗争激情的土地上喧宾夺主地蔓延着,将原本纯净澄澈的一切都染作一片漆黑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