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第2页)
虽说山神大人也是人族出身,可一旦成神便与普通人族有了隔阂。无夷道长到底不是神仙,贸然求上门去只怕会吃闭门羹。
祭司叹道:“道长做事素来有分寸,我们并非道长本人,如何知道这对道长而言就是负担呢?他既答应下来便是有办法,我们阻拦岂不是质疑道长?”
首领和祭司一边说话一边同部落的人一同搬运石块,顺带同人们说起无夷去请山神帮忙的事。众人听了心中大喜,这样一来他们也能赶在汛期前将河岸加高,说不定就能挽救不少粮食。
不过片刻,无夷便已然到达陵山。他仰头看着眼前高大的陵山,随手敲了敲一旁立着的石碑。山神青岳察觉到异动,有些讶然地看向山下,随即出现在石碑处。
青岳笑道:“你早就来惯了,怎么这般懂礼了?”
这石碑与山神宫相连,寻常来客都要通过石碑通知自己,再由自己寻了童子前去迎接。原先无夷来此做客都是直接到山神宫去找他,除了刚开始过来的几次几乎没有再敲过石碑。
无夷闻言一笑,说道:“此次前来并非是为私事,倒是不好直接过去。”说着便拱手道:“此行是为弘农部落,他们部落的水位又升高许多,便想着借陵山上的碎石一用。”
青岳收敛了面上的笑意,沉声道:“要碎石不难,只是近年水患不断,看样子。。。。。。”他有心提示一二,便斟酌着说道:“恐怕河中有些许异常。”
至于山上的碎石,他倒是并不在意。些许碎石送出去并碍不着他什么,毕竟从山体崩裂分离出的碎石实际上已经不属于他所管辖了。更别提只要有自己在山心中滋养山体,陵山还会不断生长。
无夷听闻青岳此言神色微动,明白他的未尽之语。他从前游历各方,见识并不算少。如河水这般捉摸不定、形态不稳的情况多半有三个原因,一则天道有意降下磨难,二则当地神位即将更迭,三则为有心人刻意作乱。
只是河水最特殊的地方在于几乎所有人族部落都分布在河水或其分支的沿岸,与人族气运密切相关。但凡有些见识的人都不敢拿河水做文章,更别提要对河水下手了。
无夷一时拿不准是天道的意思还是河神之位有变,便将此事暂且压下,只道:“多谢好意,待弘农部落事了后我命他们前来拜谢。”
青岳笑着摇摇头,目光柔和地看着周围的土地道:“我出身人族,这些也算我分内之事,何必言谢。我这就施法,剩下的事便拜托你了。”
说完他闭目感受一番,发现无人在山上后便伸手轻轻拍向石碑,整个陵山骤然抖动起来。
无夷面不改色地站在原处等待,直到石块滚动的声响渐渐停下,他才看向山脚处。那里已经铺满了大大小小的石块,只等人来搬运了。青岳见自己没有吓到他略有些遗憾,玩笑道:“你我相交如此之久竟从未见你有过失态,比我还像个冷心冷情的神仙。”
无夷失笑道:“你又不是冷心冷情的神仙,如何能作比呢?今日便算了,来日定要与你再辩。”
青岳无奈地摆摆手,转身走进了山神宫。
无夷见他离开,估摸着弘农部落需要的用量便卷走了一半碎石,剩下的则留给可能有需要的后来人。待他回到长青山后便将石块送到弘农部落中,引起阵阵惊呼。
修为到他这个地步,已经能隐约明了天命。人族遇到困难时自己帮衬一二勉强可以,若事事包办只怕有违天意。
因而无夷只将石块送到后便不再管后面的事,免得养出他们的惰性。
他正要继续修炼时,忽然想起被自己忽略的那条鱼,便往山洞特意分隔出的小室走去。说是小室,实际上不过是山洞的侧壁,里面堆放的都是部落的人送来的陶罐、石器等。
无夷虽记不清到底将那条鱼放在哪里,但他听力极好,很快便捕捉到鱼儿游动时产生的细小水流声。
他径直朝那边走去,听到动静的鱼儿连忙摆动尾部游到陶罐的底部,一双鱼眼直勾勾地盯着陶罐的顶部。
无夷见果然是这个陶罐,并未将手探入其中,而是直接将整个陶罐捧起。他垂眸看向陶罐,见里面一条五彩条纹的鱼儿状若无事一般在清澈的水中游来游去,微微一笑便将其带走。
自己这样长的时间没有为其更换陶罐,也从未给鱼儿换水,可这陶罐中的水却还是如同刚注入一般。此鱼必有古怪之处,就是不知为何这么多年一直留在自己这里。
不过也到此为止了,这鱼是仙是妖都该回归河水了,他不可能在身边留下不知底细的小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