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第1页)
“喂,我才22岁,哪里大龄了?”
话题逐渐往奇怪的方向倾斜。伊达航额角一跳,用笔录拍了拍两人的脑袋:“大晚上还这么精神,要不要和我们搜查一课一起查犯人?”
“不,我要回去睡觉。”
“班长,你还是饶了我吧。”
一句话就把两个问题同僚哄走。伊达航用事实证明,班长始终是同期警员里最能镇住场面的大佬。
嚷嚷着要回去睡觉的松田终于得偿所愿。发着烧的川上加奈也终于钻进温暖的被窝。时间太晚,也为了安全起见,仙道在川上家的客房住下,算是防备着接下来可能有的紧急情况。
警视厅搜查一课的办公室里,经过一整晚的调查,警官们获得了不少新的线索:
根据大楼外的摄像头画面,警方大致确认了犯人离开时的路线,现在正在利用城市道路的监控系统缩小筛查范围。
通过真正的外卖员的描述,在公寓外拦截自己的“管理员”是一个脸型略方的男人,身材中等,语气和善,鼻梁略高但并不是鹰钩鼻。
也就是说,川上加奈看到的“外卖员”和犯人伪装成的“管理员”不是同一个人——这起案件的嫌疑人有两名。
通过外卖员对“管理员”面貌的描述,再加上周边监控设备捕捉到的画面,其中一位嫌疑人被警官们找了出来。
凌晨六点,警察突袭了嫌疑人的住所,在乱糟糟的公寓里搜出大量制作炸弹的零配件和原材料,并且当场将其中一位犯人逮捕。
结合公寓内的居住痕迹、周边居民的陈述,这里确实有两个男人同住。但因为总是深居简出,没人看到另外一位成员的全貌。
面对不断出现的铁证,犯人终于承认自己还有一个同伙。而在被问及同伴的下落时,他表示自己也不知情。
他们自行制造炸。弹,将大楼内的居民视为人质,在倒计时之内威胁相关部门赚取赎金。预定的行动时间是早八点,大部分人正好准备出门通勤,因此可以在民众间制造出更大的恐慌,进而提升行动的成功率。
按照昨晚的计划,他伪装成公寓后勤人员寻找机会,然后由在逃的同伙潜入公寓,将炸。弹安置妥当。为了减少路人的怀疑,他们两人分头行动,始终通过一次性电话或者公用电话亭相互联络,并没有一起撤离现场。
根据电话记录和信号定位,在逃嫌犯的最后一个落脚点是凌晨六点、北区的一家二十四小时便利店。
店铺内的监控记录显示,男子始终戴着一顶宽大的鸭舌帽,在便利店购买了一瓶饮料,随即在路口的宿醉路人身边停了下来。
醉酒的中年男人对自己的手机被人摸走一无所知。而在解锁了这部可上网的智能手机后,嫌犯不知道查到了什么内容,气急败坏地将两人的手机一起砸碎,零件也踢得乱七八糟,然后脚步匆忙地走掉了。
他消失在一间鱼龙混杂的夜店,在这之后,从夜店大门离开的客人里并没有他的身影——大概率是更换了装备后混在人群中逃走了。
这位已经被全城通缉的犯人暂时还没找到,但大家已经问出了另一个炸。弹安置点。
同样是文京区、诹访公寓十六层,在犯人气急败坏地按下遥控按钮之前,赶赴现场的萩原研二已经将这枚炸弹成功拆除。
“声东击西、性格多疑,这个犯人可比审讯室里那一个狡猾得多。”
只睡了三个小时的松田脸色黑如锅底,烟灰缸里已经攒了好几枚烟蒂。
同样没怎么休息的萩原也累到瘫倒,但他现在和松田都是待命状态,只能毫无形象地躺在警视厅的休息室里,挂着一对黑眼圈发出控诉:“这家伙报复心也不小,明知道失败了还不死心地按下启动键。”
明明拆解工作到了尾声,在炸弹显示屏上突然出现秒数倒数的时候,背后的队友们还是下意识感到紧张。
伊达航累得不行,但大脑依然维持着高速运转:“网络上已经出现公寓居民被强行撤离的消息,犯人很可能是看到了这个内容,这才知道自己的计划败露了。”
“至于报复心,”他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犯人肯定会思考是什么时候暴露了行踪,而且只会想到一个答案……”
……
因为心里记挂着案件,川上加奈一整晚都辗转反侧。半梦半醒间,脑海中窜过很多零碎的片段,可在她挣扎着醒来时,那些片段又被搅成了无法拼凑的粉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