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第1页)
邢夫人忙跟了上去。
……
******
王夫人是个能人,虽不能在荣国府遂愿,外头的一干子贾王两家亲戚及王四八公些许故旧却也被她搅得风风雨雨,贾家二房顿时又成了京中勋贵清流后宅家眷们的传说。
惜春便觉自己深受其害,好不容易跟着嫂嫂出门交了几个新友却又不得不面对其他同龄小姐们的打听以及嘲笑。
而平日相处深交的姐妹虽有几个,到底涉及亲戚恩怨,一些事也不好随意倾吐。兼之人有喜好,惜春渐渐地倒觉得与黛玉投趣,素日有什么趣闻心得也愿意与她分享。
“也就来姐姐这里方得松缓。”这日惜春又到林府找黛玉顽,进了玉粹轩便有些不顾形象地长吁出声,“连呼吸都觉得轻快了。”
“莫不是家里出什么事了?”黛玉引她到梢间坐下说话。
“就我嫂子,介日打发我去西府。一个妾罢了,好赖还不知道呢,也值得他们这样!”惜春被王熙凤接回宁国府教养了几年,身上清冷的气质略减,脾气却大有朝王熙凤靠拢的趋势,越发爽直。她行事不像迎春温厚,也不像探春那样思虑算计,只要不失了规矩都是可着心性来。
黛玉吩咐雪雁拿炭炉和茶具来,才道:“你哥哥嫂嫂也有他们的难处。”
贾珍娶了王熙凤,早跟王家一道绑在了九皇子和甄家的战车上,不过他们夫妻是聪明人,又幸好身上没有实职,从甄家陆续出事就渐渐淡出九皇子一派,现在圣人定了储君又言明万寿节一过就举办禅位大典,害怕新君秋后算账,急于求路子表忠心也是正常。
惜春小脸稚气未脱,却一副大人样地叹了口气,“这本是好事,只贾二太太也太过高调了些,生怕天下人都不知道她生了个娘娘一般。”
黛玉抿嘴道:“她好不容易才盼了这出头日子,怎甘心再沉默下去,自然要表现给别人看了。”
不作就不会死,这是姐姐叫她看着王氏自寻死路时讲的话。而她更喜欢用“自取灭亡”来形容。像王氏这种管不住自己的贪欲,背地里放利子钱,包揽诉讼,草菅人命,早晚得报应。
惜春迎春或许念着昔日些许情谊她却不同,那个女人害死过她的母亲,怎么能活得舒坦如意?见她张狂作死她便放心了,也省得脏了自己的手。
“她那做派,就像孔雀开屏过街。偏哥哥嫂嫂有求于她,薛家也来捧她,族里有些人也眼皮子浅地上前奉承,倒教她越发气焰高涨。”这样子的行事,真的是奉承明郡王府?反正她觉得如果是自己,肯定是不高兴的。惜春有些意兴阑珊:“反正我也管不到她头上,只是家里形势不好,哥哥嫂嫂让我多到荣国府走动,陪陪宝玉和三姐姐……”
“就是他们不嘱咐,你不也常过去走动。”黛玉将水烟蒸腾的水壶从炭炉上提了起来,开浇烫茶具。
惜春从生下来就抱到西府养,虽因寄人篱下而使得性情有些清冷,但为人却自尊自爱,对一同长大的迎春探春感情也深厚,回了东府后还常常往来相伴。
“以前我愿意,现在嘛,不喜欢了。”惜春撇了撇嘴,小手托腮地看着她动作。“你不知道,前儿二老爷二太太到荣国府接宝玉家去,宝玉不愿意,闹了一通。三姐姐叫我吃惊得不行,对二太太恭敬体贴到了十二分,最后宝玉回二房住的事儿不了了之还托了她的福呢。”
自王氏被暴露出种种丑闻,探春虽一如既往般恭顺嫡母亲近嫡兄,到底没以前那般热络,人也沉默不少,迎春惜春看在眼里,反时时念着她。因此见她又恢复了以前对王氏的态度,心里头那种别扭、气愤、失望,真真难以言表。
“她做什么了?”
“还不是宝玉。也不知二老爷在外头听了什么话或见了什么人,想起宝玉多日不曾回家,便亲自过来,既给老太太问安也考考他进学程度。岂知到了荣庆堂宝玉久久不来,好容易来了又一副慌张的模样……”惜春一脸嫌弃。她年纪虽小却聪颖通秀,从当时众人脸上的神色便知宝玉当时并非如他所说练字时不慎污了衣裳,因此迟到。
“待问及诗书,宝玉又吭吭哧哧答得不顺,二老爷气得狠了,连骂了些‘不思上进、内帏厮混、被纵坏了’的话,老太太都给气晕了。三姐姐却好伶俐,又给老太太顺气儿,又劝说二老爷二太太,数说了宝玉好些长处,总归有什么不好都是别人带的,虽她有心督促兄长读书,只两个年纪大了,到底男女有别,只能在生活上多多体贴……
这也罢了,本是她的孝悌,只话里踩着别人捧大姐姐的话叫我听着堵心。”
踩着别人?哪个别人?黛玉一顿。
“宝玉平日对晴雯茜雪多好呀,三姐姐往常也没少跟她们顽,那时却眼睁睁看着她们被撵。三姐姐还安抚二老爷二太太:‘如今大姐姐福气到了,宝玉哪有不好的,哪日寻个好师傅,依他的才气灵性,什么状元探花的不来?老爷太太只等着享福呢。’
……
我算是看明白了,人家那才是一家子人,关键时刻一致对外,同仇敌忾。”
她和二姐姐真是白瞎了一片心,人家就等着这个机会一飞冲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