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第1页)
大家发笑:“鸡确实不少,可也不够一人一只啊。”
旁边的丫鬟亮出小刀,“史大姑娘喜欢哪块,奴婢给您开。”
史湘云无言地指了指翅膀,那丫鬟拿着小刀轻轻一插一切,骨肉分脱,不抖不散,令人侧目。
其余又有芥菜缨、酸韭菜、炒青菜、明珠豆腐、江米藕、鲜虾丸子、鸡油卷儿、燕窝炒鸡丝、糟鹅掌鸭信、鲍汁鲜菇、枸杞肉片汤、火腿鲜笋汤、鸭子肉粥、红稻米粥、秕子米饭、三鲜汤面、水晶饺、梅花包……和各种沾酱调料。
众人十分新鲜,各取自己想吃的,结伴走到一边的桌子坐下开吃,也可以端到外面,就着春光美景下饭,十分惬意。
用完了趣味十足的午膳,大家接着赏花吃酒,吟诗作乐,聊聊闺阁琐事,到了未末又约了冬日围炉博古才依依作散。
过了一日,惜春送来了一幅游乐图,孙芯送了蒋衡仿黄鲁直的《公以道安帖》,其余诸人也各有回赠。
有了这次赏花宴,兰祯黛玉开始融入京中闺秀圈子,慢慢地建立起了自己的交际圈子,也知道了许多不能宣之于众的事儿。
京中贵人多,尤重规矩礼仪,却也因权贵极多,掩盖在体面下的肮脏放诞无礼之事不少。一来二去的,黛玉对于内宅阴私了解不少,兰祯以往纵能教导她管家理事,却不能让她明白这些事情对后宅女子的影响,偶尔提及,如隔靴搔痒。
“现在正好请严嬷嬷拿现成的事儿给她分析,使她有所感悟。”再过两年黛玉也到了议亲的年龄,这些内宅争斗也给要她讲讲了。
“大姑娘说的是,没有害人意,也该有防人之心。”严嬷嬷待在黛玉身边几年了,对她的心性很了解。
黛玉有时嘴上不让人,心地却十分宽厚,于小枝小节从不计较,自己有时也不在意细微处的礼节,却不知人心诡谲,有的人小心眼,又睚眦必报,你不在意,他却看得极重,一句不合耳便认为你侮辱了他,于是心中存了怨恨,机会一来便要做手脚报复。
这种看起来不合理不讲理的事儿,在宫里是日日都有发生。
护国寺绛珠惊魂(下)
钟蕙嫁给徐媛娘的二哥徐文清也算得上公婆慈善、小姑明理、夫妻和睦了,可还有个妯娌在呢,徐媛娘的大哥徐文和在读书上没什么天赋,至今仍考不上举人。徐媛娘的大嫂宋氏本就怕公婆偏心二叔,徐文清婚姻蹉跎她还暗地里高兴呢,不想又娶了钟蕙这个娘家得力嫁妆丰厚的弟媳进门,便时时刻刻提防,害怕家财什么的被二房得了去。
还有当年权倾江南的惠家,前儿到徐家做客,钟蕙跟她们讲起惠家被抄的事儿。
甄家在江南任上亏空太大,无奈将罪责推到惠征身上,惠征不知出于什么考虑默认了甄家和九皇子的做法,被判了斩立决,惠夫人在惠征身死的那天也在狱中咬舌自尽了。只是甄家实在太过薄情寡义,这头惠家才扛了罪,转眼女婿甄文瓒就纳了嫡亲表妹做贵妾。
“惠大人惠夫人肯定没想到他们的忠心没能给女儿换来安稳的生活,反而让甄家更无所顾忌。”女子在夫家过得好不好,真的很大一部份要靠娘家。
钟蕙道:“你一定想不到给惠大人和惠夫人办理后事的是谁。”
“惠英兰?”
“你怎么猜到的?”钟蕙吃惊地问。
她还知道惠征定不是甘心扛罪的呢,兰祯睨了她一眼,道:“我又不是没见过惠英兰。她才貌双全,心存远虑,又有主意,说不定早料到了惠家的下场才离家远遁。她是个孝顺的,定然也时刻关注着家中,惠家出了事,她又怎么会不出现。”
钟蕙叹服道:“你全猜对了。正是她替惠家料理的后事,她的庶弟侥幸被判了流放,她也多番打点。”
“你既知道这么多,不如跟我讲讲她这些年怎么过的吧。”兰祯猜测惠英兰处理惠家之事有钟蕙在后头出力。
“她那年离家真的与我家养的白玉有关呢。”钟蕙神情愤愤,“我跟白玉相处了那么久还不如惠英兰见它一面——”
兰祯哧笑,“你养它那么久,也只当它是只不凡的鸟,惠英兰说不得当它是知己,有什么好醋的。”
钟蕙一怔,竟点点头道:“你说得有理。惠英兰说她那天在我家见了白玉,跟它说了一通心里话,一人一鸟竟交了朋友,后来得白玉相助离了家,一夜之间从扬州飞到了河北沧州一个叫梁子俊的书生家里。后来嫁给了梁子俊为妻。梁子俊今年春闱中了传胪,如今已是八品国子监博士。夫妻两个感情很好呢。”
“惠家的事没连累到她实在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