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第1页)
“赵先生觉得林海可否为我所用?”
“只要林海不站到九皇子一边,便是主公助力。只是甄家行事愈见凌厉,林家势如累卵,特别是钟楚元调任为顺天府丞,主公在京城势力是越发稳固,江南那边却未免有些不受控制。”布置在那边的人手,论起官职,都是小鱼小虾,自保尚且艰难更别说撼动甄家了。
所以他才动了拉拢林海的心思啊。
林海忠于父皇,却不一定要扳倒甄家。
赵错心满意足地将棋谱收好。“倘若林海真的忠心体国,不阿谀奉上,那么他会尽职尽责,倘或他通透机变爱惜家人,他会向圣人讨要人手。这时,主公可暗中相助,依林海为人难道还不念主公的好?至于林家小姑娘……赵某略懂相术,小姑娘真真是个福泽深厚的,如能成为皇家媳妇,定能福旺皇家。”
封靖明听了很是心动。无奈目前形势,他若提出与林家联姻,定会招来父皇猜疑,众兄弟破坏,倒是靖晨很是合适。“端亲王如何?”
“天作之合。”
十八皇子是个聪明人啊,出继的旨意一下便红着眼眶冷着小脸闯到乾清宫责问庆d帝:是不是不要他这个儿子了?
愣是将皇帝悲痛思念长子的慈父心怀勾了出来,愧疚之余答应他好好对待顺妃,将来指婚女子须得他同意方可成为端亲王妃。
瞬息之间便能为自己争取最大利益,四皇子有这样的兄弟作臂膀,何愁大事不成?!
“先问问他的意思再说。”林家小姑娘,年纪真的还太小了!
势如累卵(下)
二月底的时候,兰祯接到了钟蕙从京城寄来的信,信中简单说了一下她们家回京后的生活。
钟夫人是个长袖善舞的,一到京就到四皇子府递了拜帖,很快就得到了姚王妃与周侧妃的接见。有了好的开始之后,慢慢地与京中夫人诰命们有了往来。
钟蕙跟着钟夫人去做客,认识了不少新的朋友,见识到了京城与江南不同的风俗习惯。有好玩的,好吃的,还有各种各样的小道消息与传言……都会写信告诉兰祯。连甄贵妃召见她哥哥钟智,有意给他指婚的事也说了。
兰祯转头就将此事透露给林海贾敏知道:“钟大人钟夫人不满意此事,只是贵妃寿诞不好拒绝,便说正与葛首辅家的长孙女议婚。圣人便问葛老大人,葛老大人回道:‘确有此事。’”
贾敏看着睡得直流口水的石生和黛玉,说道:“父母对儿女之爱为之计长远,那甄家嫡出并无适龄的女儿,甄贵妃提的不是庶出就是旁支,对智哥儿来说助益不大。要知道甄家本就是智哥儿的外家。盐课御史陈大人的夫人可不正是葛大人的幼女?我瞧她知书达理,端庄和气,家风使然,她的侄女儿想必也是个好的。”
“钟大人是聪明人,京中储争形势日益严峻,他不会明着倾向任何一方的。皇上也乐意看到这样的情况。”林海含笑道,“葛大人是出了名的老持成重,听闻圣上有意给九皇子选妃,不愿葛家陷进去,只能顺水推舟了。”
钟楚元也是老奸巨猾呀,若是平时,葛家定不愿与他家结亲的。别人看不出来,葛首辅这等有着几十年政治生涯,并坐上内阁首辅位置的人还不清楚他的真正立场么,不过钟智算是少年才俊(已经是举子了),钟家与四皇子九皇子皆沾亲带故,不管哪方取得最终胜利,下场不会不好就是。
贾敏是以一个内宅妇人的眼光议论这门亲事的好坏,林海就纯属以政治立场考虑优劣了。
兰祯小大人似地点了点头,“蕙姐姐信中很是推崇葛秀姐姐,说她为人不随波逐流,也不孤傲清冷,很是知书达理,温婉秀丽。”
“娘亲,有一件事很奇怪哦,蕙姐姐说葛秀有个姑姑没嫁出去呢。”
“这件事呀,娘亲也清楚。说起来,葛首辅与其夫人蒋氏一生恩爱,膝下两子两女俱是嫡出,长子葛攸如今是正三品两广按察使,次子葛修是正四品太仆寺少卿?”贾敏看了眼林海,得到他的点头确定后,继续讲道,“幼女葛偌聪慧伶俐,只有长女葛仙,生下来便比别人少一窍,痴痴傻傻,引来不少诟病。”
若非长女有瑕,次女也不至于嫁进日益没落的齐国公府,即便陈瑞文本人上进,对葛家来说也不是良配。
“可见天底下美事不能占全,葛首辅位极人臣、夫妻和乐、儿女双全……且都有出息,岂不让人各种羡慕嫉妒恨的?出了个痴傻女儿让人说嘴,才能平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