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第2页)
可宇轩明明比自己小,前两日还管自己叫陆清哥哥,陆清好不服气。
云华却说轩儿自小便在瑶宫,虽一直未曾拜师,本宫却早就教导过心法,如今师徒情分名正言顺,轩儿该是师姐。
其实云华先前教的不过是一些通识的筑基心法罢了,不能算是本门的法术,只不过原先在王母面前为了保住宇轩,说了已经教过宇轩心法,她是西玄洞府的人。如今再说一遍,只不过为了圆先前那些话罢了。
她这样说,陆清也不能再说什么,要怪只能怪宇轩近水楼台先得月。
一下子从陆清哥哥变成了小师弟,这件事在往后千百年,都一直让陆清意难平。
云华收下拜师贴,将收徒帖子递给宇轩。
清微道君代表师门宣读了门规,
须尊师重道,入孝出悌,不得同门相残,忤逆不孝。
须虚怀若谷,逊志时敏,不得自矜功伐,恃才傲物。
须品行端正,道德高尚,不得为非作歹,恃强凌弱。
足有十几条,宇轩是第一次听说,一一用心地记下。
最后才是让云华训话,望着宇轩,千言万语竟一时不知从何说起。
想到她的身世,她的两股灵息,她星君的命格,还有自己发的誓:若宇轩入魔,便取她性命,如有迟疑,万劫不复。
宇轩见她不说话,便抬头看她。圆圆的狗狗眼嵌在婴儿肥的脸上,看起来总有些人畜无害的样子。
云华张了张嘴,太多想交代她的话,可她又那样小,也不知道能不能听懂,也不知道以后有没有机会说。
想想那些又觉得不重要,不管她是勤奋还是懈怠,是聪明还是蠢笨,在那个毒誓面前,在星君的命格面前,在三界众生面前,都不重要。
她未来的一切都是未知,只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一旦她入魔,自己会毫不留情的结束她的生命。
所以,请你,千万别入魔。
可这话不能说。
云华认真地望着宇轩的眼睛,只对她说了八个字你记着,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是。宇轩认真的记下,然后磕头谢恩。
管她什么意思,反正先记下。
宇轩房间。
忙活一整天,总算是告一段落。
宇轩捏着收徒贴独自坐在榻上里发呆,感觉今天跪了一整天,还一直小心谨慎不让自己出差错,怪累的。
不知道云华什么时候进来的,直到一只纸鹤从眼前掠过的时候,才注意到。
殿下。宇轩跳下罗汉床的榻,跑到云华跟前。
轩儿还不改口吗?
师尊。
流光一瞬,华表千年。
在天庭日子平静又规律,宇轩他们没经历过磨难总还带着孩子气,可已然有了大人的模样。褪去了婴儿肥,脸上轮廓也逐渐明朗起来,只有眼睛还是圆圆的,一双泠泠的水杏眼,明亮亮的带着光的样子。
一开始总还难免有些议论,但云华、庚辰他们明里暗里总护着宇轩,所以她再也没听过什么不入耳的话。
只是那位将宇轩托付给云华的散仙从未出现过,活不见人死不见尸,仿佛蒸发了一般。但宇轩从不想这些,跟着师尊能学到本事,又不耽误吃喝玩乐,再没有更惬意的日子了,况且她也有自己的小烦恼,哪里还有工夫想那些不着边际事。
这天,云华讲了徊风混合之术,带他们在演武场练着,庚辰进来,向云华作揖行礼,殿下。
何事?云华习惯性地看了一眼在练习的宇轩,走到一旁。
轩辕安到了。庚辰答道。
轩辕安是黄帝的小女儿,黄帝原本两个女儿,后来在与蚩尤的涿鹿之战中,痛失长女,因此对战后出生的小女儿格外宠爱。特意取名安,既是希望天下大安,也是希望她平安一世。
她是来参加蟠桃盛会的,但现在距离蟠桃会还有很长一段时间,长到天庭连请柬都还没开始发放。但轩辕安早已按捺不住,三天两头去求黄帝。因为她自小不断听说天庭的各种传说,却从未亲眼见过,总是心怀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