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欲来(第1页)
“父亲,怎么了?”苏映华见苏昱程匆匆离开,走到苏太师身旁,想看看纸上的内容。
谁料苏映华看之色变,她骇然道:“他这是要谋反…”
这张纸是莫惊鸿从镜王府私账上撕下来的,上面赫然写着:购置兵器五万件,硝石二十石,硫磺、木炭各五石…最后落款处还有镜王府的印章。
由此估断,丛不悔手中兵力至少上万,他还打算制备火药。不知他将兵马、火药藏在何处,即是说街上任意一人都有可能是丛不悔的私兵,他们脚下踩的不知哪一寸土地可能就埋了火药。
敌在暗,他们在明,情况远远比陆暄她们想的更严重。风雨欲来,只怕丰京就要变天了。
如今圣上不省人事,皇子年幼不担事,朝野上下人心各异,需得找人主持大局,苏太师思来想去,德王是最合适的人选。
“此事需得告知德王,这几日你们就留在府中,莫要出去。”苏太师将纸折好放入怀中,命令众人。
莫惊鸿的信仍放在书案上,镇纸下已有一行字,是方才苏太师根据古籍,写出来的信上部分内容。
陆暄就站在书案旁,身子微微前倾便能看到上面的字:一月之内未成,天崩地解,功亏一篑。
陆暄恍然,原来莫惊鸿所说的“来不及了”是这个意思。距她来此,已过了大半个月,再有十日不到,便是一月之期,若是不能在此期限内改写结局,一切都将与风沤无异。
她抬头看向门口,苏太师已嘱咐完苏映华,抬步走了过去。
“苏太师…”陆暄疾如闪电,堵住门口,迎上他锐利的目光,大胆道:“能否让我们同行?”她将令斯拉过来。
忽而有人挡道,完全不将他的叮嘱放在眼中,苏太师拧眉厉声道:“小丫头,这不是在玩笑。”盯着陆暄的眼神带着警告。
“苏太师,圣上此番是中毒,并非重病,德王恐怕有危险。”陆暄脱口而出。
根据此前种种,她几乎可以断定当年景隆帝中毒是丛不悔所为,而后栽赃给德王,以扫清他夺得宝座路上的障碍,名正言顺地继位。只是不知何处出了差错,丛不悔竟提前动手了,或许是因为莫惊鸿发现了他的账册,他干脆一步做二不休。
若真是如此,怕是他下一步要对付的就是德王,一如当年,污蔑其下毒谋害圣上,冠冕堂皇将其斩杀。兵刃相见永远是下策,不到最后,丛不悔应当不会暴露自己的实力,他们眼下仍有回旋余地。
苏太师闻言顿住,目射寒光,若说他刚刚的目光是警告,现在则是审视怀疑,他沉声道:“你如何得知?”
“我…”若说她是十二年后的人,实在是骇人听闻,陆暄脑子急转,却寻不到一个可信的理由。
“我在镜王府中听到的。”令斯开口。
她刚刚从镜王府回来,能听到镜王的计划并不奇怪。只是陆暄知道,她是在替自己找补。
苏太师的视线移到令斯身上,手捋着胡子,沉默片刻,就在陆暄以为他又要斥责她们胡闹时,他却说:“走罢。”
他这是同意了,陆暄左挪一步,打开门,恭敬地请苏太师出门,然后与令斯跟在他的身后。
“令斯,你的伤如何?”陆暄看着她手上的伤,有些担心,压低了声音问道。
令斯淡淡道:“小伤。”她抬头往镜王府的方向望去,眼里满是不甘与悲戚。
“苏家派出那么多暗卫去了镜王府,已是打草惊蛇了,他们眼下的防卫定是更严,若是你孤身去闯镜王府,胜算实在不大。”陆暄也知她在担心莫惊鸿,小心劝慰。
“嗯。”
出乎意料的是,令斯眼下出奇的冷静,再没提要去镜王府之事。
上了马车,苏太师移开座上的软垫,木质座椅上有个方形小洞,他就着小洞掀开盖子,从中拿出了一个药箱递给陆暄:“里面有伤药。”
“是。”陆暄接过,仍有些吃惊,看他面色如铁,她还以为他是不待见她们的,原来他方才听到了她们的对话。
苏太师吩咐完便没再说话,马车上只余衣料摩擦声及药罐碰撞声。陆暄处理完令斯的伤口,便也静静坐着,车内气氛一落再落。
马车辚辚,逐渐驶入道路更广、人影渐少、房屋愈华的街道,没多久,便到了德王府。
下了马车,陆暄如释重负,此时的苏太师不苟言笑,震慑力实在是太强了些。
她们被王府小厮请进了正厅,德王闻讯赶来。
“王爷。”苏太师拱手躬身,陆暄她们也跟着行礼。
“苏太师,快快请起。”德王扶住他的手肘,继而请他入座,语气颇为意外:“不知太师找我何事?”
“王爷,还得再等等。”苏太师捧起茶盏,缓缓道。
“等?”德王面上诧异更显,扫了一眼立在苏太师身后的两人,在看到令斯时眼睛一亮,侧首看了她身后,又看向门外,随即眼底闪过一丝失望。
见苏太师说要等,陆暄也猜不透他意欲何为,莫非是与他吩咐苏昱程去办的事有关…
下一刻,这些疑问一一得到了解答。
“王爷,广义侯来了。”一位小厮匆匆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