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360(第11页)
乔一脸震惊的看着他:哥!你是在教坏我!你在害我!
*
年轻陛下与皇夫公爵阁下在渥太华受到了首相阁下的殷勤招待。不过是两个月前,公爵阁下还是加拿大总督。
新总督尚未就任,因此总督府仍然空着没有主人,年轻陛下一家以及随员都住在总督府,大臣们住在酒店里。
跟加拿大也是来谈生意了,凯瑟琳私人的工厂要继续扩大生产以满足RAF的订单需求,还准备将发动机零件的生产厂家转到加拿大,加拿大是个普通意义上的农业国家没错,但也是有金属加工厂的。
还有雨燕二代机的生产,将由罗曼航空航天在加拿大设厂,至少还可以提供数千工作岗位。加拿大对能够增加更多的工作岗位表示欢迎。
除此之外还有进口业务,由大臣跟加拿大相关部门讨论细节。加拿大是资源输出国,还有制造超级武器最重要的铀矿。
加拿大和美国都要求更低的关税,这样两国企业可以赚更多的钱。关税磋商了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点。
7月已经是渥太华最温暖的季节了,可还是很凉爽。谈完公事,凯瑟琳又在渥太华多住了几天。
多住几天也没闲着,跟几家跑路到加拿大的欧洲王室联络了一下感情,目前荷兰王室、挪威王室都在加拿大避难。他们喜欢更热闹且比渥太华温暖少许的多伦多,但在能更快得到欧洲消息的渥太华也有住宅。
荷兰王室是女王威廉敏娜的女儿、王储朱莉安娜公主和丈夫,他们带着两个年幼的女儿;挪威王室是王储奥拉夫王子与王储夫人瑞典的莫塔公主,他们有3个孩子。
挪威王室来自丹麦,奥拉夫王储与凯瑟琳是“第二代表亲”;荷兰女王的祖母是沙皇保罗一世(叶卡捷琳娜大帝的逆子)的女儿,因此也是凯瑟琳的“远亲”。
反正欧洲王室是这样的,大家都互相联姻,都是亲戚。
凯瑟琳的便宜爸爸的世系是保罗一世-尼古拉一世-亚历山大二世-亚历山大三世,跟荷兰王室的血缘关系确实已经很远了。
荷兰女王与挪威国王都跑路去了伦敦,但她们精明的将继承人送到远离战场的加拿大,属于“鸡蛋绝不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策略。
奥拉夫王储热烈欢迎小表妹和小表外甥,他的母亲是英国的莫德公主,是阿拉斯泰尔的外祖母露易丝公主的亲妹妹。不过英语嘛大多就统称“表亲”了,对辈分分的不是太清楚。
奥拉夫现年39岁,已经有秃头的迹象,莫塔比他大3岁,倒是还好,保养的很不错。
3个孩子是12岁的长女朗希尔德公主、10岁的次女阿斯特丽德公主、5岁的长男哈拉尔王子,看来也是追男宝,有了男性继承人可能就不会再生了吧,毕竟莫塔今年42岁了,再生可是妥妥高龄产妇。
孩子们很喜欢1岁8个月的小弟弟米沙,米沙长得实在太可爱了,圆圆小脸,金发碧眼,非常爱笑,谁能不喜欢一个爱笑的宝宝呢。两位小公主已经是温柔的小淑女,很乐意带小弟弟玩。
奥拉夫忧心忡忡,说到苏德战争这打得可是一塌糊涂稀里哗啦,苏军从3月开始反攻,到现在4个月了还没有夺回莫斯科。
他们都明白欧洲战场苏联很关键,因为没有第二个能打的国家了。奥拉夫的思路跟丘吉尔、罗斯福的思路几乎是一样的,都是又怕苏联打得苦,又怕苏联开路虎。
你们这些人心好脏。凯瑟琳在心里指指点点。
这次去华盛顿也旁敲侧击了罗斯福对苏联的态度,罗斯福同志还是非常有大局观的,早在苏军反攻莫斯科战役刚开始的时候,就已经加大援助力度,飞机、自走炮、卡车、武器弹药、粮食,不要钱似的往苏联占据的北冰洋不冻港送。
当然被击沉的货轮也是多不胜数,为此美国造船厂开始了一项创造历史的邪修造船术:他们发明了一种只要船体、大幅度削减内部结构的货轮,改铆接为焊接,大量节约成本和工时。从去年开始,美国造船厂就开始比着哪家船厂能用时最少。今年邪修的产能再次暴涨,18家船厂一个月能造出共计50到60艘货轮。
这种超节约成本的货轮命名为“自由轮”,每艘自由轮满载可达9000多吨,只要能运到英国或苏联,那就是稳赚的。即使加上被U型潜艇击沉的损失,也还是能赚钱。
凯瑟琳叹为观止:你们美国人那么能造船,不要命啦?!
实际苏军已经推进到莫斯科郊外,攻入城市指日可待。
就是不知道这第二次莫斯科战役打完之后,克里姆林宫还能剩下多少。
苏军5月初还开始了夺回列宁格勒的战役,列宁格勒是波罗的海的重要港口,列宁格勒失守后
,苏联就失去了波罗的海-芬兰湾的航路,接受美国物资只能去原本属于芬兰现在属于苏联的北冰洋不冻港摩尔曼斯克港。
所以你说之前的苏芬战争有没有必要?还是有必要的。
第356章
德军被迫三线作战,现在防守方换成他们,同样压力巨大,死伤惨重。
列宁格勒倒过个儿,变成了德军在城内苦守,苏军围城;莫斯科同样;只有斯大林格勒大概是21世纪她读过的历史,是德军猛攻但久攻不下。
凯瑟琳不禁要想到她几年前列宁格勒和斯大林格勒存的数万吨食物,当时采购的是超级能储存的压缩饼干和肉罐头,肉罐头能存储至少3年,就算过期也能吃,只要没有变质当然能吃,比什么都没有要好吧;压缩饼干都是方形铁桶装,一桶5公斤,好装箱好堆叠,仓库里从地板到天花板,尽可能的堆满了,存储条件好的话可以存放30年不变质。
当时装满仓库后就将仓库赠送给当地最大东正教堂,就是不清楚这些存粮是否物尽其用了,她可不希望列宁格勒那些存粮被德军给吃了。
但她现在也管不着这事,只能放下。
奥拉夫对挪威国内的重工业门儿清,有问必答,凯瑟琳也彻底明白为啥德国一定要拿下挪威了。北欧四国里挪威瑞典的重工业是绝代双骄,发育的相当不错,毕竟当年维京海盗指的就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跑出来的维京人,属于较早开始掠夺“殖民地”的那一波,在地理大发现时代之前便开始了原始积累。
德国在北欧几国这一手玩的相当漂亮,占领丹麦以绝后背之忧、和瑞典保持友商关系、占领挪威获得一些重要工厂(滚珠轴承厂、重水工厂)和资源(主要是铁矿和转运的瑞典铁矿),以及挪威拥有数个良港,可以直接在挪威制造U型潜艇、停泊舰队,以打击北美开往苏联的货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