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290(第19页)
哈!这么一算,美国占了头把交椅也有半个世纪,要是从二战结束后算起,那就有……差不多80年。
英国是不行了,二战消耗完它的底蕴,加上大英帝国转变成英联邦,大英从此只能仰大美之鼻息,唯唯诺诺,不敢屁话。
唏嘘呀,唏嘘。
要不要再扇动一下翅膀呢?
科幻小说里常说,一个小人物的死也许会造成世界的大震荡,会改变历史。
那么,一个大人物的死呢?
可惜,如果她有足够的实力,在1939年之前杀了希特勒,那才叫“改变历史的大事件”。反向思考一下,现在她还可以考虑杀了丘吉尔、罗斯福、史达林中的任何一人。
丘吉尔一死,换一个不那么强硬的首相上台,没准就会同德国媾和,德国占领大半欧洲,英国孤悬于大陆之外,苏德英和平共处,世界秩序大洗牌。
罗斯福一死,换副总统亨利阿加德华莱士上台。华莱士是孤立主义者吗?据说他比较支持美共同情苏联,是个难得的亲共人士。
妙呀!
可不能等到罗斯福的第四个任期了。她知道罗斯福挂了之后是一个叫……杜鲁门的反gong的家伙上台。
至于史达林,也不是不能考虑一下的。他们自己内斗得厉害,大清洗就是因为内斗搞出来的。
不过再想想,史达林就算了,天高皇储远,实在找不到机会。
她忽然警觉:不好!我是不是被疯狗传染了?我怎么杀心也这么重了!
*
小乔今年也要毕业,好在法学院没有毕业论文,他比较轻松。他也没有找什么实习工作,准备毕业后立即考律师资格证,然后就从政,先从某位国会众议员或者参议员的助理做起,熟悉一下国会大厦的流程和潜规则,明年中期选举就能考虑竞选议员了。
家里超有钱,又有人脉,这简直不是个事!
至于杰克,他去了耶鲁商学院。他在斯坦福商学院和耶鲁商学院之间纠结了好几个月,才在年初最终选择了耶鲁。一来耶鲁距离哈佛和纽约都不远,他可以常去看望罗斯玛丽与基克、尤妮丝,二来……
基克的护士课程结业了,现在偶尔会去医院做义工。她的记者工作只能说马马虎虎勉勉强强,算不上有事业心。
尤妮丝在瓦萨学院成了网球队队员,会跟七姐妹学院的其他学校打友谊赛,乔、杰克和基克经常去看妹妹比赛。
肯家的孩子关系都很亲近,这让凯瑟琳很是羡慕。她明明有姐妹,姐妹还都是很好的女孩,可她却不能跟姐妹相认。
只能说有得到就会有失去吧,这个世界终归是能量守恒的。
*
凯瑟琳的生活十分规律,上课、去图书馆看书、手写论文初稿,回家后再用Hermesbaby打字机打出来。论文写烦了就随机挑选一个幸运儿,陪她到地下室练习格斗术。她的格斗术快有一年没有练习,都忘光啦。
周六下午飞去渥太华看望丈夫孩子,小米沙跟着爸爸比较好,他一天能去看孩子4、5次,下班了会带孩子玩。要是短期出差也会带上孩子,加拿大人很快便都知道他们的代理总督先生是个五好奶爸,即将3个月大的米沙小王子长得惹人喜爱,是个雪白的漂亮男孩,人人都喜欢小王子。
奶爸也很得意,恨不得能跟全世界炫耀他的宝贝儿子。还傻乎乎的对妻子说,真希望米沙快点长大,他好把自己知道的一切都教给他。
凯瑟琳是怪嫌弃的,等孩子长大你很可能会说,还是希望他回到不会走路不会说话的婴儿时代。男孩子会有很长一段时间人憎狗嫌,到时候你可别太烦恼。
*
德军越过阿登森林之后,那些居住在法兰西岛地区的俄罗斯流亡者和移民又跑了一批,一些人跑去英国,一些人直接去了美国,之后又去了罗马岛。表姐伊莲娜、外甥女贝贝也来到美国,目前暂住曼哈顿。
表姐夫费利克斯原本说要来参加米沙的洗礼仪式,但因为基里尔大公突发脑淤血过世,他和弗拉基米尔要处理基里尔的葬礼,因此没有来。1月底他来纽约接妻子女儿女婿,顺便跟凯瑟琳谈了谈。
凯瑟琳请他回去后做些准备,她毕业后就去罗马岛,这次至少要住上1年。
费利克斯问:“要带米沙过去吗?”
她想了好一会儿,摇头:“他还太小了,就让他跟爸爸在渥太华,至少要等到1岁以后再过去吧。那边医院没有建成之前,不好带孩子过去。”
费利克斯蹙眉,“这样好吗?伯爵不能离开渥太华,孩子也不跟你在一起,你怎么能放心?”
啊?
她奇怪的问:“我有什么不放心的?米沙是我的孩子,也是他的孩子,难道他还会照顾不好孩子?”
费利克斯摸摸额头,感到头疼,“我是说,伯爵也许会……你应该知道男人,尤其是年轻男人,往往克制不了自己。”
哈哈,你说的好婉转。
她一本正经的说:“我相信他不会做出让他自己后悔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