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3 章(第3页)
颌针鱼无针?姜觅不信,除非它不是颌针鱼,它虽只有两巴掌大,却处处与颌针鱼别无二致。
颌针鱼只有在进食时噘嘴,姜觅把铜锁侧着立起,将火光对准它的嘴,发现那里有个一粒芝麻大小的孔洞,她担心是浇筑时留下的细孔,便把火球移到偏下方,眯着眼睛往里看,不透光亮。
“火球快要烧没了。”承归在边上提醒。
姜觅不语,一直盯着细孔,看了好一会儿,眼看火苗越来越小,她分别把鱼嘴和鱼尾砸向铁门,耳根上下动听声音的频度和密度后,眼睛唰地一下亮起。
“你介意我不经他人同意,先把锁打开吗?”姜觅深思后,先问承归。
承归问:“为什么打开?”
“姜格初想要的东西在这,她肯定还会再来。”姜觅说。
相比这些,承归更担心火球,急忙道:“小心烫手!”
姜觅指端发红,皱着眉头说:“你快决定!”
承归愣了下,径直扯下胸口以下的布条,手指灵巧拉扯,一个比先前更大的球做好递给姜觅。
“谢谢。”姜觅把火球对准鱼尾绑好,见他努力遮掩里面的凉胃装,低低笑道:“还在意不雅吗?”
“你会开锁?”承归默默地转移话题。
“我以前看过一本类似《天工开物》的古书,里面讲到有一种铜锁,制作时会内置两块簧片,平时用配置的钥匙拨动第一块簧片即可开锁,关键时刻将蜡烛对准锁的底部,通过持续加温,让里面用油蜡烧化,封住的一根类似针的钥匙会自动从留有的细孔里弹出。”姜觅答道。
“所以你砸锁,是为了听里面有没有油蜡?”
“嗯,油蜡密度不高,这种锁只有靠近孔的地方有一点点空间,要很仔细才能分辨。”
很轻微的搭扣松开的一声,姜觅急忙把锁倒立,继续解释:“簧片弹开后,锁身的温度也就上来,随时有可能脱出,不然就掉到了其他地方,这种紧急的办法只能用一次。”
“成了。”铜针正要坠地,姜觅正好摊开掌心握住。
姜觅放下铜锁,捏着铜针对准火苗一照,发现不过是类似普通绣花针,只前端稍稍扁平,有些失望道:“这可不太好办。”
承归对锁一窍不通,问道:“还是不行吗?”
“说不好,这种针是以防万一,但也要防咱们这种万一,所以要开过锁,且熟悉拨动角度力度才行。”眼见这一只火球也快烧完,姜觅没时间犹豫,“我试试。”
姜觅先取下火球对着锁孔看了一会儿,然后闭上眼睛,捏着铜针一入,径直到底,用极其轻的力度边探边猜簧片形状,等脑海里大致有了轮廓,她深吸一口气,轻轻一碰。
簧片没有发出咔嗒声,姜觅怀疑是锁芯老化的缘故,大着胆子再怼。
终于,锁针的地方弹开,发出闷响,姜觅如释重负地往地上一坐,笑着对承归说:“成了。”
承归笑笑,见火球又要烧完,问:“还要用火吗?”
姜觅抬头看了看四周,摇头说道:“这地方太大,等天亮,不然把我们两个的衣服都扒拉下来,也不够烧的。”
“你是女孩子……”承归移开目光,低着头小声说道。
山中寂静,虽不觉得疲倦,但幽暗的环境之中,听着此起彼伏的呼吸声,自然熟睡。等到第二天早晨,不知名的鸟在离他们不远的窗户边鸣叫。
姜觅睁开眼睛,发现承归并不和自己一样靠在楼梯上,她站起来,环顾一圈,不见承归的身影,忙冲下楼梯去找。
姜觅走了几步,回头确认铁门未开,铜锁仍旧挂在那里,在阳光下蒙了一层暖光。
再要下楼,手上拿着一卷木简的承归突然出现在姜觅的视线之中。
姜觅敏锐地察觉到承归换人了。
她停了脚步,手搭在扶手上,居高临下地打量着,也许是白衣少年的承归。
“又是你。”姜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