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第1页)
叶宁很想说这些果树苗才拖盆两天,没那么容易死,她又不是黄世仁,哪能让手底下的人连饭都得在地里吃呢。
而且这种果树真不是个轻省的活,她才干了半上午,这会儿胳膊腿就已经酸疼得不像自己的了,看着只种了不到十分之一的地,她想了想还是开口道:
“不行我还是多请两个临时工吧,你们现在都回去吃饭,家里要有人空着,下午就叫过来帮我一起种果树苗,我给他们算一块钱一天,大概找个七八个人应该就差不多了,这么多人一起干,一两天就能种完这一百来亩地。”
这些树苗买一次也不容易,叶宁本人还是不想种植上出现任何问题的,要是前期损耗太多,后期补苗会有些麻烦,还不如这会儿多花点钱早点种到地里早安心。
杨长生和杨卫民闻言对视一眼,眼里都闪烁着掩饰不住地喜悦:“诶,我们现在就回去,肯定帮您把人找好!”
安排好果园的事情后,叶宁招呼着顾骁去镇上吃饭。
顾骁本想说可以回家吃,开车也要不了多少时间,但是叶宁说她等会儿还要去厂子的工地上去看一眼,他也就不好多说什么了。
如今镇上的个体经营那是干得如火如荼,就连尤利民一群人,都已经放弃了城隍庙的老根据地,在热闹的镇东支起了摊子做起了生意。
之前去深市的时候,尤利民顺便捎了三车货回来了,其中衣裳和甘蔗都在市里卖掉了大半,剩下的一些他后面在镇上支着摊子买了十来天也卖光了,后面摊子上的货物,都是他和郑老七他们后面又去深市重新进的货。
折腾了这么多回,叶宁一走就是一个来月,尤利民也意识到了自己想赚钱不能只靠着从叶宁手里批发货物。
正月他又带着郑老七他们去了一趟深市,靠着把本地的干蘑菇和布匹运到深市,再从深市运水果和鱼干,虾干或者一些价格的便宜的衣裳和日用品回来卖,倒也能赚到一些钱。
当然这些货物赚头都不大,跑上一趟也就四五千块钱的赚头,大家一分也分不到太多了,但总归是给郑老七他们找了个稳定来钱的路子。
正月初六一过,尤利民联系的施工队也开始动工了,他要在工地上盯着,倒是走不了太远,好在有之前卖衣裳分到的前,他现在手头还算是宽裕。
一过完年,从乡下来镇上做生意讨生活的人也多了起来,一路走来,路边多了好几家买吃食的街边小店,叶宁挑了一家老板娘穿着干净的店走了进去。
店里的物价很是便宜,一盘土豆丝三毛钱,青菜鸡蛋汤两毛,最贵的辣子鸡也才一块五一盘。
米饭是免费的,叶宁和顾骁两个人,下一顿馆子有荤有素有汤的,也只花了两块钱。
吃饱喝足后,两人往工地去,正是施工队的工人们吃饭休息的时间,他们是包工的活,和叶宁签合同的时候,施工队的队长就提前说了,他们一天只干八个小时,要是夏天天气热,正午日头最大的时候,他们是要休息的,会把上班时间挪到上午。
叶宁对此没有任何意见,只要大家上班不磨洋工就行,本来她是想按照现代的方式,把整个厂房和食堂职工楼的活都交给施工队,给他们安总价算,不管他们花多少时间做完,都给那么多钱的。
奈何施工队是公家的,说他们都是按天算钱,没有全包这一说,叶宁只能作罢。
之前顾骁每天都要来施工队看一看,一直也没出过什么事情,然而今天他们刚走进工地,就听到工棚那边一阵嘈杂,有人的痛呼,还有施工队队长急正焦急的嚷嚷着什么。
叶宁和顾骁对视了一眼,都意识到出事了。
叶宁更是忍不住想道父亲之前工地出事时,自己接到电话时心里的那种恐惧,心跳猛地漏了一拍,她下意识地攥紧了肩上的挎包,加快脚步朝工棚赶了过去。
看到叶宁和顾骁过来,原本凑在工棚外面看热闹的工人们散开给他们让路。
叶宁定睛一看,有个工人正坐在地上抱着脚哀嚎不止,仔细一听,原来是对方走路不小心,不知道踩到了谁扔到地上的钉子了。
两个月过去了,第一栋厂房的四面墙体已经建好了,前两天就已经开始封顶了,厂房要放水,房顶全部浇筑的水泥,钢筋搭了架子后,浇筑水泥的时候需要木板和木头做的柱子支撑,水泥屋顶干透后再拆掉支撑的木板和木柱。
如此一来,工地上就多了很多钉了钉子的木板,虽然施工队的贾队长已经特意交代过了,让大家把拆下来的板子收好,后面还要用,但到底有些拆坏的边角料被人随手扔到了地上。
平常大家看到了都会收捡好,今天也是这人实在倒霉,走路没看脚下,整个脚底板都被铁钉给洞穿了,刚才贾队长正在帮他拔钉子、消毒、包扎,他吃痛之下才会忍不住哀嚎。
叶宁看着贾队长随手丢在一旁带血的木板,有些不放心的问道:“只消毒怕是不行,还是去医院打个破伤风吧。”
虽然铁钉都是动工前顾骁刚订购的新铁钉,上面半点铁锈都没有,但是到底是外伤,她也不想为了省这点钱让工人冒险,饶是贾队长和伤者本人都觉得这只是个小伤口,不当回事,但是在她的坚持下,贾队长还是陪着他去医院打了破伤风抗毒素。
顾骁开车送人去的医院,等两人打了针回来后,叶宁把贾队长拉到一旁,一脸严肃地叮嘱道:“工地上东西杂,人也多,安全还是要注意,今天这样的事情,我希望以后别再发生了。”
贾队长不以为然地摆了摆手:“没事,我们平常在工地干活,有个磕磕碰碰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了,像今天这样的事情,往常也是有的,也不耽搁干活。”
在这个问题上,叶宁容忍不了半点的糊弄,厉声道:“不行,在我的工地上,就要听我的,平常你们把地上的木板都收捡好,在屋顶上干活的人也得小心,架子搭稳一点,不然出了事情,我担不起这么大的责任!”
作为亲身经历着,叶宁比谁都看重施工安全,这些工人都是家里的顶梁柱,真要出点什么事情,也不是她赔点钱就能心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