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第3页)
之前卖手表的时候,尤利民就说老弟老弟叫着不够亲热,非要问顾骁叫什么,顾骁没法拒绝,只能给自己起了个顾老二的化名。
顾家是乐阳镇上的大姓,要说起来,顾骁还是顾家的嫡系,顾家那一大族人,也就只有顾骁的爷爷带着家中少数的亲眷出了国,剩下的旁支如今都在镇上和下面的几个公社生活着。
在这样的情况下,顾骁也没必要给自己取个别的姓,索性就以本姓作为化名了。
临近年关,又是有事相求,尤利民也不好空着手上门,
碍于出城的时候没有买东西,这会儿他只能随手拿了一套床单。
谷三的外公家住在红星大队的村尾,从山间小路一下去,就是他外公家的自留地。
红星大队靠近乐阳镇,队上的社员很多,好在谷三带着他们从小路下来,不用经过村子,路上什么人都没有碰到就到了杨家屋后养鸡鸭的篱笆院子。
眼下是农闲,天气也是一天冷过一天,现在的老百姓没有暖和的羽绒服,有的人仅有一件夹棉的衣裳,那也是穿了好些年,保暖性大不如前了。
这种时候,大家没什么事情是不会在外面走动的。
乐阳镇背靠大山,家家户户都不缺柴火,这种时候在家里支上火盆,窝在被子里猫冬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了。
谷三直接带着尤利民他们从后院进去了,听见后院鸡鸭扑腾叫嚷的声音,立刻就有人出来看情况了。
谷三笑着喊人:“大舅!”
见是谷三,杨家大舅杨广志一头雾水:“三儿?你怎么从这里下来了?还有这两位是?”
谷三没急着介绍,只摆手道:“有点事找你和外公,我们进屋说。”
虽然不知道尤利民他们来干什么,但秉着来者是客的原则,杨广志还是客客气气地带着人到了前院。
进院后杨广志朝着闺女杏花的屋子喊道:“杏儿,你哥来了,快烧水煮三碗糖水来。”
乐阳镇这边的习惯,家里来了客人,不管是什么时候,都得煮碗荷包蛋,俗称糖水,条件一般的就是一个荷包蛋,条件好的不但会窝两个蛋,还会在碗里舀一勺白糖或者红糖。
尤利民他们知道这个习俗,但嘴上也得象征性地客气两句:“不用麻烦了,我们吃了来的。”
杨广志掀开堂屋的稻草帘子后侧了侧身请三人进屋:“你别管,灶上的火一直温着,耽搁不了什么。”
几人客气的时候,谷三的外公杨老爹也拿着烟斗,踢踏着棉布鞋出来了。
谷三连忙喊人:“外公。”
杨老爹低头抽了一口旱烟,眯着眼睛吐出一阵烟雾后,才抬了抬眼皮问:“怎么这个时候过来了。”
谷三一脸讨好地笑了笑:“顺路,这是尤利民,我妈在他这里拿布做衣裳,他说有事要跟你商量。”
这段时间谷三的母亲杨翠莲靠着给尤利民做衣裳赚了不少钱。
尤利民又不是斤斤计较的性子,布料给出去后,裁剪布料后剩下的布头他是不要的。
可别小看了这些布头,这些稀碎的布料被手巧的妇人一加工,摇身一变就成了鞋面。
前两天杨翠莲抽空用那些布头给娘家爹妈一人做了一双厚实的棉鞋,现在杨老爹脚上穿的就是新鞋。
杨老爹倒是听女儿说过,这段时间靠着帮人做衣裳,家里赚了小一百块钱,都能赶上谷三他爹两三个月的工资。
这会儿听说尤利民就是那个人,当即就更热情了几分。
尤利民也十分有眼力见地从兜里摸出香烟给杨老爹和杨广志都散了烟。
杨老爹眯着眼看了看手里的香烟,笑道:“雄狮牌,这可是好烟,不过我抽不来这玩意儿,劲儿小,没我这个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