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160(第8页)
自记事起,他就被告知肩负着光荣使命,且需要为之奋斗。
还未学会奔跑便开始握刀,还未学会识字便开始战斗,他被赋予的名字也正如他被赋予的使命一般崇高。
母亲与外公告诉他,他叫“达米安。奥。古”。
“达米安”这个源自拉丁语的词汇意为“征服者”,这是他将要成为的人。而“奥。古”这个来源于阿拉伯传说中的“沙漠恶魔”,也代表着他未来将继承的伟大帝国。
虽然达米安今年才七岁,但为了完成被赋予的使命,他已经完成了诸多挑战,今天也是其中之一。
毫无食水补给和向导的他需要在这片无人的雨林存活一周,以此向他的母亲与外祖父证明他的意志和能力。
这片广袤的雨林有着世界上最丰富的物种,也代表生存的难度极高。不仅要提防美洲豹、鳄鱼、食人鱼等捕食者,也要小心毒蛇、毒蜘蛛和毒蚂蚁等毒物。
同时,由于极高的湿度和温度,任何细小的伤口都可能造成严重的感染,因此达米安不仅需要在寻找食水的过程中躲避致命生物,还要注意不能让自己受伤。
但雨林的自然法则是残酷的,没有人居住的地方总有它的道理。即使达米安已经很注意了,他还是在昨晚与美洲豹的搏斗中扭伤了左脚。
感谢他之前做出的石矛,虽然比起金属刀具还不锋利,但也足够让那只野兽意识到达米安不是能无伤甚至轻伤拿下的“猎物”,在吃痛后就遁走了。
威胁褪去后,达米安第一时间检查了自己伤处。
好消息:他的脚踝伤得并不严重,没有伤到骨头也没有外伤,这几天不剧烈运动的话很快就会自行痊愈。
坏消息:达米安不能在没有食物和水的情况下原地呆着不动那么久。
夜晚的亚马逊热带雨林是捕食者的活动时间,达米安就这么在自己用树叶、树枝、石头和藤蔓搭建的建议庇护所里待到第二天的白天,才拄着自己做的石矛,托着开始肿胀的脚踝出门寻找食物和水。
目前手上的状态和工具的不足,达米安并不打算去狩猎,而是缓慢地在周围搜索他认识的可食用果实,和一些他认识的植物叶片上的露水,缓慢地恢复体力和状态。
这样做的效率可想而知,但也总比没有的好。
就在达米安用碎石子打下头顶果实的时候,他看见了树叶间闪过一抹蓝。
在自然界中,蓝色的是极为少见的颜色,拥有这种颜色的动植物往往要么不好惹,要么有剧毒。
达米安迟疑了一下,还是没去捡地上那枚刚刚掉落的果子,并且转头离开了这棵树。
虽然不清楚看到的那抹蓝是不是蓝箭毒蛙这类栖息于亚马逊热带雨林并于白天频繁活动的剧毒蛙类,但达米安并不想冒险去验证,果子又不是只有那颗树上有。
没过多久,达米安又听见头顶的树丛间传来“沙沙”声,而且一直随着他的走动移动,并且动静越来越多。
有什么东西盯上他了,而且还不是一只。
意识到这点的达米安没有表现出什么,只是更加握紧了手中当做拐杖用的石矛,继续往前走。
不战而逃和引颈受戮不是他的风格,也不是他所受教育的风格。
这里植物太旺盛,既遮挡视线又影响他用石矛攻击,达米安需要找一个更方便掘地反击的地方。
而且从动静分析,发出响声的不会是什么大型动物,可能是好奇的猴群。
野生猴群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现在跟上来可能是达米安闯入了它们的领地,那只要离开了植被茂密的地区,猴群就算不离开,也暴露在达米安面前并被限制战斗能力。
撤离的过程中,达米安也在提防着周围的动静,所以当听见左前方的草丛中传出声响时,达米安立刻就停下来摆出了持矛的战斗战斗姿态。
和达米安所预料的不同,从草丛中钻出的并不是猴子,甚至可能都不是哺乳类。
那是一只状似蛾子的无毛生物,它大概有人类婴孩那么大,头上的一对触角和身后的两对似蛾子又似蝴蝶的翅膀黑蓝相间,配上那双占据头部大部分面积的绿银色眼睛,看上去像是某种昆虫。
“叽。”
那蓝色小生物并没有发动攻击,它偏着头看着达米安肿胀的脚踝,因没有嘴唇而暴露在外的牙之后发出一声软糯的叫声应该是牙吧,达米安觉得自然界中应该不会有生物的嘴长得和出风口叶片一样。
“走开!”达米安挥舞长矛,试图驱离这个未知的生物。
昆虫,身上有蓝黑色斑纹,出没在亚马逊热带雨林达米安合理怀疑这是一种他暂时还没学到、亦或者还未被发现命名的新剧毒物种。
考虑到之前身后的动静,这生物肯定不止一只,既然它没有主动发动攻击,达米安也不想上去和一群可能有剧毒的未知生物打斗。
就在这时,达米安突然察觉自己手上的左脚踝和左腿被某种冰冷的东拂过,他下意识地一矛刺去,但被长矛刺中的那只片深蓝色的半透明身影只是无所谓地扇扇翅膀,毫无一丝波动地潜入了淤泥之下。
还没有机会思考自己是不是中毒了,达米安就听见周围的树林里都传出了各种叽叽喳喳的声音,那些声音的频率音色都几乎相同,显然属于同一个物种。
自己是被包围了,这是一场联合狩猎。
达米安当机立断撕开伤患处的布料,在刚才被袭击的部位上方系上布条,通过减缓血液循环速度的方式来拖延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