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2230(第6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只是这解释,实在不好说。

他只好回道:“先前我的确是盼望着能与郑家做姻亲,我那孙女顽劣任性,也难得栖舟你能担待,只是后来思来想去,郑家是礼义之家,阿璎实在不堪为良配,去了郑家怕反倒引起两家嫌隙,因此才作罢。只是程家提亲来得急,未曾亲自上门去与栖舟详说。”

郑泊如看着他道:“虞公,三娘没有顽劣,该守礼的时候她绝不会失礼,您也知道我此番过来绝非做样子,我就是想知道实情,想看看……”

他压低了声音,又万分诚恳道:“是否还能挽救,还能作改,我也是真心求娶三娘的。”

虞老爷子叹了一声气。

郑泊如静静望着他。

他沉默好久,斟酌着用词,说道:“栖舟也知,前不久宫中那桩大案,将虞家推向了危亡境地。栖舟还曾与我递了许多消息,又在圣上面前替娘娘说好话,我万分感激。

“只是在那之前,我也求到了程子均面前,毕竟曾是翁婿,实在走投无路。他向我承诺,关于案件,他会禀公执法,在大理寺卷宗呈上御史台那一刻,但凡他发现有不公之处,必然不会签字。

“若皇后娘娘无罪,他也会替娘娘辩论朝堂,仗义直言,我感激他恩情,因此将阿璎嫁给他,我如此说,栖舟当明白了。”

郑泊如一开始不明白,后来就想明白了。

是交易。

在很早的时候……不,应该是在虞家最危急的时候,也就是皇后被查、虞璎也被带去大理寺的时候,虞老爷子找到了程子均,求他帮忙。

那个时候程子均承诺了他,如果大理寺要将案子做成冤案指向皇后,他便将案子驳回。

至于为皇后娘娘辩论朝堂指的是什么呢?对……那时候人人都猜测大理寺的意思就是皇上的意思,皇上要废后。程子均的意思是如果皇上要废后,他就在朝堂上上书反对。

他由皇上一手提拔,自己全无背景和根基,竟会反对皇上,反对废后?

还是说,他那时候就看出皇上不会废后?

不,不可能有那样的把握,连皇后本人都没有这种把握,若有也不会意图自焚了,所以程子均只能猜测,只能押注,却不会有百分百的把握。

转而郑泊如又发现依然不对,虞公第一时间求助的对象当是他才是,他也的确悄悄告知他消息。

继而想起那日打完马球程子均对自己的告诫,郑泊如突然有了一个猜测。

不是虞公求到程子均面前,而是程子均主动找到虞公做的这场交易,他保住虞家,虞家将孙女嫁给他。

他在神不知鬼不觉间,截了这桩婚事。

郑泊如觉得自己的猜测一定就是真相,但无法验证,因为这场交易是以公谋私,暗地勾结,虞公绝不会承认,他能说的也只有这么多了。

接近事实,他又不敢相信,不敢相信的是程子均敢做这样的承诺。

扪心自问,他不敢。

如果大理寺查出幕后指使者是皇后,卷宗送到刑部审核,他敢驳回吗?

怎么敢呢,陈青是皇上亲信,陈青查案的结果就是皇上要的结果,他驳回,那岂不是和皇上对着干?

苏贵妃做皇后还是皇后做皇后,对郑家影响并不大。

以及反对废后,两家还不是姻亲,他做不到拿着郑家的未来去和皇权对抗。

甚至,如果虞家在这场危机中不能自保,皇后被废,虞家受牵连,他也会犹豫是否要坚定这桩婚事。

他会觉得为娶虞璎,自己付出的太多了。

虞公何等精明,他又怎会看不出来,所以他坚决果断选择了程子均,一是信守承诺,二是有这样一个孙女婿,他也更安心。

郑泊如无话可说,如果是他,也会这样选择。

他在沉默之后,缓缓拱手,朝虞老爷子道:“多谢虞公告知,晚辈知道了……愿虞三小姐与程子均大人能长长久久,今日打扰了,晚辈万分惭愧。”

说完,再次行礼,虞老爷子点点头,目送他离开。

郑泊如与裴星藏一同离开虞家,行至大门外,郑泊如突然想起一件事。

程子均与苏家姑娘本已说好了亲事,却因一些是是非非的流言而让婚事不了了之,那初那些流言现在还有人在传,对程子均的名声着实有了些影响。

其中详情,郑泊如也知道一些,宫中出现假药是真的,皇上命人严查也是真的,京城丰台县县尉带人去查抄药铺是真的,在那里遇到程子均也是真的,那保和药铺的东家擅治男子专科还是真的。

但御史台弹劾县尉或县令是假的,纯属张冠李戴,将去年的事挪至了今年;至于什么药方,什么病症,外人无从得知,只是郑泊如觉得若真有这事,去拿人的县尉也不会知道,知道的唯有药铺,但药铺却不会说出来,更不会传遍大街小巷。

以前御史台办过一桩案子,当年都水监有个缺,两名官员都有望得选,就在此时,大街小巷却都流传其中一名官员□□儿媳,致使儿媳投井自尽,此事虽未证实,但吏部显然会受影响,在选人时选择了另一名官员。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