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70(第16页)
读了书的宋晓彤,一点也不惊讶,轻声的说,“阿娘,我愿意的,您放心吧。”
“可,那是皇家,一些富贵人家的宅斗都凶险,何况是皇家,虽然那些人无法真的把你如何,但那些争斗够恶心人的。做皇后可不是什么好事?”
可宋晓彤却无所谓,“阿娘,女儿明白,但女儿进宫,对咱家是最好的选择。”
停顿了一下,宋晓彤继续说,“从咱家来了汴京,女儿也道听途说不少皇家之事,加上皇帝每年都要出宫见见师祖,女儿也见过几次皇帝,一眼便能看出来皇帝的身体康健,但奇怪的是,六年来,皇宫禁苑子嗣稀少,好不容易有人能有幸怀孕,并生下,也只能活个几个月,一两岁便夭折?
若说里面没有人祸,女儿是不信的。如今弟弟还好,女儿的身份若是不进皇家,放在任何人家中,皇帝都不会放心。”
乔妤无奈的点头,自己还改变了架空演绎出来的半真实半假的朝代的历史。
历史上,包括这演绎的大宋王朝中仁宗在位期间后宫的格局是没有变的,可因为自己的到来,郭皇后虽然依然被废后,但曹氏是在自己穿越来的第二年景祐元年九月被封后。
(没有查到曹皇后是明道二年几月入宫的,只是记载郭皇后被废后,才作为预
备皇后进宫。)
可因为自己一系列的操作,直接让曹氏没有在自己穿越的当年进宫,更没有封后的可能。
行叭,乔妤虽然不是那么愿意,但也知道女儿的话有道理,一个修仙的女子,不入皇宫做皇妃或者皇后,若是嫁入寻常人家,皇帝是不可能放心的。
除非一辈子不嫁人。
这个乔妤不会为了安稳,让小姑娘不嫁人除非她自己有这样的强烈意愿,不然她不会如此的。
派人给林佳恩回了话,乔妤便开始给女儿准备嫁妆。
忙活了起来。
秋高气爽的初秋,汴京城里的宋宅,热闹非凡,一抬抬的嫁妆送入那皇宫大内中,亮瞎了所有人的眼睛,那可不是一点点的嫁妆,而是整整两百八十八抬嫁妆,那箱子比别人家嫁女儿时的嫁妆箱子大了两倍。
前后四个人抬才能抬动这一箱子。
简直是豪无人性啊,太豪了。
宋大伯宋三叔他们开心啊,没想到自己家还能出一个皇帝,族里也是高兴的。
这几年家家户户都没有少挣,特别是乔妤还在村里盖了两座男女不同的私塾,强制家里的孩子都要去上学,不然以后工坊就不收他们做事。
没法子,家家户户无论是不是重男轻女都会送孩子去上学,何况不要学费,在课堂上的笔墨纸砚也是私塾发放的。
每日两张纸。
笔墨是用了过后,放学要被夫子收走。
家里有笔墨纸砚的,回去还能继续练字学习,家里没有给孩子备用的,那就不能继续练字,只能看课本学习。
当然书是需要学生家里自己买的。
这笔钱,乔妤不会让他们省,不然他们就不在意学习这件事了。大多数免费的东西,多数人都不心疼。
还不如让他们花些钱,自己心疼心疼,也能督促孩子们好好学习。
六年的时光,村里的变化很大,家家户户全是青砖瓦房,宅基地是统一规划的,六年前乔妤就想到了。
统一规划了村里的宅基地。
房屋错落有致,良田千陌,鸡犬相闻,如今来明月村的,谁不说一声这里是人间美景。
家家户户是乔妤带来的新建筑模式:后世的几室几厅一厨几卫的模式。
一般都是正房:几室几厅一厨俩卫,东西厢房各自几室几厅一厨两卫。
再有儿女多的,自然是在隔壁建造相同的院子。
好住,又舒服。
也出现了化粪池,手动冲水的蹲厕。
但卫生间也弄的很是干净,铺设了厚实的青石板。后面放置了大大的装清水的大水缸,里面有水瓢
卫生间是每天都要搞卫生,冲洗一次(晚上)。
明月村的这一举措,如今已经影响到了汴京城与周围的小城,村庄。
泥瓦匠们也学会了如何弄卫生间,做化粪池。
用青砖砌化粪池,用糯米,石灰,黄土混合的灰浆砌化粪池,隔断时日自己家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