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8090(第17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乔妤自然不能说是菜市场,那里有没有一去就能知道,她笑着说,“刚才在外面买的,一位农村大叔卖的,现在已经没有了。”

老太太羡慕的很,眼睛盯着那大鱼,“唉,还是你运气好,我就没有遇到。”

“这个确实看运气,我也就是刚才想事走岔路了,才遇见,不然按照平时回家的路走,只怕也是买不到的。”

“所以啊,活该你有运气。”

老太太摇摇头,但也加快脚步朝菜市场走。

大早上的吃过早饭,小卖部开门。

因为小卖部有暖气,附近的老太太家庭主妇,没事了就喜欢来小卖部里面坐。

但小卖部不大,只能容纳除了乔妤之外的四人。

简直是限量版黄金位置,先来先坐,坐满就不接待人了。

开门不久,对

面的老太太就来了两位,还有两位年纪四十五岁左右的家庭妇女。

她们各自带着手工活,织毛衣,做布鞋等。

边做边说闲话。

牛婶就说起了昨天的事,“小乔,你家那前公婆一家看样子可不省心,只怕以后还会来,你的早做准备。”

另外一位也赶紧说道,“是啊,小乔,你的想法子治治那家人,不然以后隔三差五的来隔应你,也是晦气不是?”

“治,肯定得治,但我需要很多人手,牛婶,江婶,你们能不能给我找来一群嘴皮子利索,说话条理清晰的没有工作的人,我雇她们帮我干一个月的活,工资高高的。”

“有活干,工资高,不说两位中年婶子,就是两位老太太也动心了。”

手工活也不做了,都齐齐看向乔妤,“雇人做什么活?体力活还是啥?”

“不是体力活,就是找上二十个人,每天轮流去朱家的三个儿子儿媳女儿女婿还有朱家周围拉横幅,敲锣打鼓的去讲讲这家人如何不要脸的。

把我以前遭受的那些事,原原本本的说一说,每天就几个时间点,下午下班的时候,各家下班在家里吃饭的时候,下午下班的时候半个小时,各家吃饭的时候一个小时。

每天轮流来,今天老大两口子单位,她家宿舍楼外面,明天老三两口子的单位,+老三与二老一起住的家门口,老三老四都是与二老一起住”

“这活不累,我就能干,只是那时间点我们都要做饭。”

牛婶很是遗憾,但她也知道这两个时间点是最合适的。

不能因为自己做饭就让人调时间。

“那就找各家待业在家里没有找到工作的孩子,怎么样?”

乔妤觉得这大冬天的还是孩子们抗冻,一群老人,没几下就冻病了,不划算。

四人的眼前一亮,这家里都有待业的孩子,这方法好。

“这是个好主意,你真要二十个人?”

“嗯,真要二十个人,十人一队,一队下午去每家两夫妻的单位大门敲锣打鼓,我说下班后半小时,但时间工作时间要长,得提前十分钟抵达不是,先敲锣打鼓的吸引周围的目光。

还有像是吃晚饭的时候,一般是在下班后的一个小时到一个办小时之后。

其实就是从下班前的一个小时,他们就要开始工作,一直到晚饭后一个小时后。

等到家那就更晚一些,我给每人提供两套羽绒服,羽绒裤,一双雪地靴,每晚一个饭盒。

具体是一个月还是十天,或者半个月,我还不好说,但按照一个月的工资五十块钱算,那十天就是十八块,只要我不满一个月的,十天我按照二十块算。

半个月我按照三十块算怎么样?”

这工资当下绝对算高的,“真发那面包服?”这时候的魔都以及有羽绒服,只是样式简单,还有保暖效果与工艺还没有四十年后那么好。

这个时候的羽绒服看起来肿肿胀胀的,像是发酵过后烤熟的面包。

都习惯叫面包服。

“发,这天冷了下来,在外面工作几个小时,也是冷的,可不能感冒了,一人两套,轮换着穿。”

四人纷纷说道,“给我家留一个名额,其余的我们帮你在咱梧桐巷找怎么样?”

都有数,不可能让一家占两个名额,一家一个,已经是很好很好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