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90(第12页)
张娟好奇的问道。
她纯粹从教育的角度好奇。
乔妤望了一下外面,才调转目光,看向张娟,声音不大,但也足够田洁,张娟听的很清楚。
“你们觉得港岛好,我也觉得港岛好,但只是去短暂的游玩,我很喜欢。
可如果是长住,特别是让孩子们在那边读书,那是不行的。”
“为啥啊,那边有什么不好?”田洁就纯粹是好奇。
“那边很好,全是纸醉金迷,灯红酒绿,高楼大厦,到处的充斥着金钱的味道。
但那边作为约翰牛国的殖民地,不少人已经黄皮他国心,瞧不起我们国家,也瞧不起内地,他们读书也没有本国的啥历史,那段屈辱史早已被他们抛却脑后。
那些人,不认同我们,真正还惦记祖国惦记国人的,只有那老一辈。
要想港人认同我们,还得等到港岛回归祖国后,即便回归后,想掰正那些人的想法,认同感,那也需要时间。
如今的他们,外国的月亮比华国的圆,外国人放的屁比国人放的香。
当然也有年轻人认同我们的,但也有很大一部分年轻人早已变成了黄皮白瓤的香蕉人。
我不想我的孩子在那样的环境下学习,我希望他们不说多爱国,但至少要在一个正确的环境下成长,日后至少不会危害自己的国家,不说一些反动的话,做一些反动的事。
等长大以后,满了十七八岁,三观已经建立,对自己的国家,对这个社会有了正确的认识,他们想出国读书我也不反对。
但我不会同意他们以后留在国外不回来,国外现在是比我们发达。可我们的国家,也不会一直这样,我相信过几年,会走上高速发展的道路。
未来的国家,还需要下一代人去建设,我希望我的孩子日后也能参与到社会的发展中来,为社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当然,如果他们的能力有限,做不出什么成绩,可只要在国内生活工作,不作奸犯科,坚守道德底线就可以了。
整个社会也不只是那些为国家为社会做出贡献的高精尖人才,还有无数个坚守在普通岗位的老百姓,还有无数个老老实实做人的普通人,不一定是要做出什么突出贡献。
我对他们的期许不高,可以出国读书,可以出国旅游,可以出国工作一段时间,累积更加先进的经验,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最后还能把在国外学到的先进的知识,经验带回来就成
若是他们侥幸有出息,参军或是从政,能造福一方,又或者自己经商,能为社会创造就业岗位,依法缴税纳税,那是最好”
乔妤的话真不是喊口号,是发自内心的这么想。
便是原生世界时,她也从没有想过去国外定居。外国有什么好的,但那些移民出去的国人,乔妤也不会在网上喷口水攻击他们。
各人有各人的选择。
这两人听傻了,田洁是个爽利的性子,竖起大拇指,“小乔,你真是有想法,你这说的我都觉得我也能为这个社会做贡献了。”
张娟也点点头,表示认同。
乔妤轻笑,“我们活着,遵纪守法的活着,不去过于给他人添麻烦,给国家给社会添麻烦,就是为这个国家为社会做了贡献。
我们在平凡的岗位上,也有劳动价值,消费也是一种贡献”
三人聊着聊着,张娟的感悟最深。
中午,两人回家做饭,中午吃饭后与丈夫说起了乔妤的那番话,“没想到,乔妤想的还挺远,换作是别人,能在港岛定居,还回来做什么?”
严武沉默了会儿,才说道,“确实她已经看到了一些苗头,如今的人都觉得国外好。不见这两年有不少海外关系的人,联系到了海外的亲人,卖了房产出去吗?
这就是不打算回来了,至少是不打算回来定居了,不然也不会卖了私房。”
“是有,我家附近也有一户人家,好像是他家大哥在外面,好些年了,都没有冒出来一点风声,之前他们一直对外声称他们大哥是打仗死在战场了?
现在看来他们一直都知道他大哥在哪里,也卖了他家父母留下来了几间房子举家出去了。”
这两对夫妻都是魔都人,不过,张娟虽然是魔都人,但她的父母是东北人,是因为种种原因来到魔都的,后来在这里安家落户。
娘家父母在解放初期就买了如今弄堂里面的一套单开间的石库门,那是了不得的。
整栋的三层楼的石库门,别看是单开间的,那对比当下的百分之九十几的魔都人,都算是住的很宽敞的。
她娘家附近的房子全是石库门房子,里面的产权就复杂多了,有些房子的产权整栋都是单位集体的,或者街道的,或者是私人的,也有一栋房子里面有产权是私人的,有产权是集体的,或者街道的。
说的那家人的房产,是石库门的双开间的一套房子的二楼的私人产权。
“出去了但愿他们不后悔。”虽然严武看不到未来的发展趋势,可他也不是傻子,从乔妤的小姨能回来投资,能让她留在魔都就知道,魔都日后不说比国外强,至少不会差。
他可是重点大学毕业,清大的毕业生,在京城读的大学,只是只读了三年,就起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