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0(第31页)
晏决明听完孟忻的转述,沉默片刻。而后站起身,对着面前有些出神的孟忻道:“姨父,不早了,我便不打扰您了。”
孟忻一愣,怒极反笑,“听完就跑,真当我是茶楼里说书的?”
晏决明语气恭敬,一派谦和孝顺的晚辈模样。
“姨父说笑了,外甥不过看您沉湎回忆,不愿打扰罢了。”
孟忻随手抄起手边的笔,当即丢了过去。晏决明利落接住,行了个礼,转身便走了。
“小兔崽子。”
孟忻喃喃骂道,脸上却不见怒容。
想了会儿,他又高声将管家老何喊进来,吩咐道:“祠堂里一应事务都准备起来吧。”
晏决明走出孟府,门房已经牵来他的马。他利落地翻身上马,在黑夜中绝尘而去。
不一会儿,马在宁远侯府门前停下。侯府的人刚要走上前询问,就见来人是晏决明。
没料到出走京城数月之久的自家大少爷突然回京,门房赶紧往府里通传。晏决明还未走回院子,全府上下便都知道了世子爷回京的消息。
修德堂里下人们先是一惊,而后赶忙忙碌起来。烧水备水的、吩咐厨房备菜的、重新铺床铺的,好不热闹。等到晏决明走到修德院,一切已经准备就绪。
丫鬟小厮齐齐站在道上,殷切地看着消失数月的自家主子。
晏决明没理会他们,匆匆沐浴后,就去了晏淮书房。
晏淮早已等候在此,见他来了,只冷哼一声。
“我听说,你是从孟忻那儿回来的?”
晏决明不置可否,晏淮却颇为不痛快。
“此前你在扬州怎么闹,我不管。但如今,你既回来了,便收收心,好生做些该做的事。”
他点点桌上的册子,示意晏决明。
晏决明扫了一眼,站在原地没动。
“怎么了?这都是你母亲亲自挑的人家!”
晏决明眼里闪过嘲讽,嘴上却含笑道:
“儿子回来得急,还未与夫人请安。不知近来决文、平康身子可好?”
晏决文是侯夫人刘氏亲子,早在八岁时便因摔坏了脑子,从此痴痴傻傻,至今都没有好转迹象。
而晏平康是晏决明被找回那年,侯府侧室所出的庶子,如今只有四岁。许是前两个儿子遭遇都太过坎坷,便有了“平康”这个名字。
晏平康刚生下后,晏淮有意让刘氏抱去养,可刘氏找了许多借口推辞了。而自从晏决明在东宫崭露头角,不知刘氏如何想的,又把晏平康抱走了。
如今刘氏深居简出,几乎只与身边两个孩子相处,与晏决明更是只有一点面子情,晏决明对此自无不可。
这对素有旧怨的继母子,如今在府中倒是相安无事。
晏淮不满他转移话题,语气生硬:
“你说要一年时间,我给你了。”
“你在扬州胡闹这么久,胡家事是你运气好,恰好撞上了圣上的念头,可若是行差踏错,那便是整个晏家与你陪葬!”
他指指桌上的册子。
“而今你也不小了。成家立业,不成家,如何立业?这些女子,样貌、家世皆是挑不出错的,你自己好好看看。这事由不得你再推脱。”
晏决明安静地站在原地,等他说完,才缓缓开口。
“父亲,我晏家先祖以军功立身。而爵位传承至今,在军中却没了声量。儿子每每想起此事,就深感愧疚,心中难安。”
晏淮一愣。
晏家如今在京中虽地位显赫,可比起多年前先祖随太祖打天下,立下赫赫战功之时,已黯淡了许多。
当世良将不多得。晏家爵位世代相传,到最后,家中子弟只余一个军中虚衔罢了。在晏淮少时,晏家虽有世代积累的万贯家财,可在朝中却早已边缘、落寞。
最后,靠着晏淮长袖善舞、处处钻营之道,晏家才重获了当今圣心。如今,晏淮此人更是皇帝身边宠臣、近臣。
可无论再多风光,晏家在行伍之中消失太久,依旧是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