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建设新朝鲜(第1页)
时局下寻求生存和保障的一种方式。一些移民对此感到惊讶。而另一些则开始思考自己未来的生活。在这个陌生的地方。他们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他们需要与当地的朝鲜百姓共同生活。学习彼此的语言和文化。共同开垦荒地。重建家园。在一个小镇上。移民们开始陆续安顿下来。刘福一家分到了一间还算宽敞的房子。周围的朝鲜邻居们虽然语言不通。但都热情地向他们打招呼。用手势比划着表示欢迎。刘福看着眼前的一切。心中感慨万千。他知道。这里将是他们新的。而此时。在朝鲜的军队中。登州士兵们对于这一政策也有着不同的看法。一些士兵欣然接受。他们在异国他乡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并且为能够为这片土地的重建贡献力量而感到自豪。一位叫张猛的士兵。娶了一位善良的朝鲜姑娘。他每天都会帮着妻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虽然语言交流还有些困难。但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爱意。“娘子。你放心。我会好好照顾你和孩子的。”张猛用不太熟练的朝鲜语说道。朝鲜姑娘微笑着点头。眼中满是幸福。然而。也有一些士兵对此不太理解。甚至有些抵触。但在军队的纪律和上级的劝导下。他们也逐渐接受了这一现实。随着时间的推移。朝鲜南部在大明移民和当地百姓的共同努力下。逐渐恢复了生机。田野里种上了庄稼。城镇也开始有了新的建设。移民们带来了大明的先进技术和文化。与朝鲜的本土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独特的地域特色。学校里。规定只能学习汉语。一位老教师站在讲台上。目光严肃地扫视着台下的孩子们。“孩子们。汉语是大明的语言。从今天起。你们必须用心学习。它将是你们走向更广阔世界的钥匙。”孩子们整齐地坐在教室里。手中捧着汉语课本。跟着老师一字一句地念着汉语。那朗朗的读书声回荡在校园。当移民们走进自己的新家时。发现每家每户都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一幅精美的字画。上面写着“大明子民,忠诚永固”几个大字。笔法苍劲有力。周围还环绕着精美的装饰花纹。差役们细心地叮嘱道:“这字画要裱起来。挂在堂屋的正中央。这是咱们身份的象征。也是对大明的敬意。”移民们小心翼翼地捧着字画。仿佛捧着一份神圣的使命。心中对大明的归属感也越发强烈。在这片新的土地上。建设的热潮迅速掀起。宝山亲自监督着各项工程的进展。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与决心。学校的建设被放在了首位。一批批经验丰富的工匠被召集而来。他们日夜劳作。在各个村落和城镇的中心位置。一座座学堂拔地而起。学堂的建筑风格融合了大明的庄重与朝鲜的特色。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摆放着崭新的桌椅。宝山从大明各地挑选了一批学识渊博、品德高尚的文人担任教师。他们带着传播知识与文化的使命。踏上了这片土地。与此同时。兵工厂、火器局和造船司也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大明各地的能工巧匠们汇聚于此。带来了精湛的技艺和先进的工艺。兵工厂内。炉火熊熊燃烧。铁匠们袒露着结实的胸膛。挥舞着沉重的铁锤。火星四溅。打造出一件件锋利的兵器。在阳光下闪烁着冰冷的光芒。火器局中。工匠们专注地研制着火枪、火炮等先进武器。他们反复试验、改进。刺鼻的火药味弥漫在空气中。却掩盖不住他们对技术创新的热情。造船司的船坞里。一艘艘巨大的船只逐渐成型。工人们忙碌地穿梭其中。给船身涂抹桐油、安装桅杆。为这些即将驶向大海的船只做着最后的准备。每一艘船都承载着大明对这片海外土地的期望与守护。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移民涌入朝鲜南部。短短数月间。五十万汉人在这片土地上扎根。朝鲜南部瞬间变得热闹非凡。集市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大明的丝绸、茶叶、瓷器等精美特产与朝鲜的人参、鹿茸、毛皮等珍稀物品相互交易。,!讨价还价声、欢笑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片繁荣的商业景象。“没想到这里的生意这么好做。我这刚来没几天。就赚了不少钱。”一位在集市上摆摊卖瓷器的移民笑着对旁边的人说道。他的摊位前围满了顾客。手中的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街道上。孩子们在嬉笑玩耍。他们穿着崭新的衣服。手中拿着从集市上买来的小玩具。追逐打闹着。无忧无虑的笑声回荡在空气中。老人们坐在门口。晒着太阳。脸上的皱纹里都透着满足与安详。他们谈论着生活的变化。感叹着命运的转折。年轻人们则积极投身于各项建设中。有的在农田里辛勤劳作。播下希望的种子。有的在工厂里努力工作。为生产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有的在学堂里刻苦学习。追求着知识与梦想。整个朝鲜南部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蓬勃发展的景象。仿佛一颗在海外冉冉升起的新星。散发着耀眼的光芒。他深知。这片土地即将开启新的篇章。一个新的名字不仅能赋予它全新的身份。更能凝聚人心。激发民众对这片土地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于是。宝山绞尽脑汁。精心构思了几个新名字。呈递给威远公定夺。第一个名字是“明夏”。“明”自然是取自大明。寓意着这片土地与大明血脉相连。是大明的海外延伸。永远接受大明的庇佑与恩泽。如同大明在海外的璀璨星辰。闪耀着大明的光辉与荣耀。“夏”字则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华夏历史的长河中。“夏”代表着文明的开端与传承。象征着这片土地将承载着华夏文明的火种。在这异国他乡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成为华夏文明在海外的重要传承之地。让古老的文明在这片土地上绽放出新的活力与魅力。第二个名字为“海东郡”。“海东”清晰地描绘出这片土地所处的地理位置。它位于大海之东。是大明东部的海外疆土。仿佛一颗镶嵌在大海边缘的明珠。独特而耀眼。“郡”字则体现了一种行政上的归属与管理。意味着这片土地将被纳入大明的郡县体系。接受有序的治理和开发。在大明的行政框架下。稳步发展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成为大明海外郡县的典范。为大明的繁荣昌盛添砖加瓦。第三个名字是“顺天承明府”。“顺天”表达了这片土地顺应天命。在大明的统治下。遵循天地自然的规律和道德伦理。与大明的统治理念相契合。寓意着这片土地上的百姓将在大明的引领下。过上安宁、祥和、幸福的生活。顺应时代的潮流。走向繁荣与富强。“承明”则着重强调了对大明的传承与延续。无论是文化、制度还是价值观。都将在这片土地上得以传承和弘扬。使大明的精神内涵在这里得以传承和发展。让大明的辉煌在海外得以延续。彰显大明的影响力和权威性。宝山怀着忐忑而又期待的心情。将这三个名字和自己的详细阐述一并送交给了威远公。等待着威远公的抉择。他深知。这个名字的选定。将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称谓。更关乎着这片土地的未来走向和发展命运。承载着无数人的希望与梦想。:()穿越明末,要怎么逆天改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