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4050(第2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忙活了半日,院子铺的差不多了,晌午刚吃完饭二顺便送来消息,青淮堂弟和他的师父到了。

二人又赶紧把卧室安排妥当,让陈伯将提前准备的被褥拿出来晾晒。这些都是提前新买的,虽然不知二人会不会来庄子上长住,但都得准备好,免得到时失了礼。

特别是四叔信上说,他那挚友脾气不太好,这么老远过来别把人得罪了。

翌日清早,二人便乘车回到了镇上。

进了院子并未见到陈青淮和他那个师父,陈青岩疑惑道:“不是说堂弟他们昨日就来了吗,怎么不见人影?”

李氏道:“一大早,那位粱先生便拉着青淮出去了,说是要看看镇上的风土人情。”

明明昨日还一副虚弱得模样,没想到睡一宿觉就精龙活虎了,真是奇怪的人。

其实粱伯卿是馋了,这一路风餐露宿吃不到好东西,嘴里都快淡出鸟来了。

到了陈家因为昨晚装病,今天的饭食也多清淡为主,实在吃不下去,便拉着陈青淮出来打点野食。

“呸,这馄饨怎么还牙碜?”粱伯卿吐出嘴里的沙子,好悬把牙齿嗝掉。

卖馄饨的娘子笑呵呵道:“许是和面的时候有石子,客官莫气我再给你舀两个。”

得,伸手不打笑脸人,不过这馄饨他也吃不下去了,转头推给陈青淮,“帮我吃了,我再去买点糖饼。”

“是……”陈青淮习以为常的端起师父的碗,三口两口吃完赶紧结了账,跟着他继续逛。

两人吃饱喝足回来已经快晌午了,粱伯卿终于见到陈靖口中的贤侄。

陈青岩和王瑛也见到这位贵客,只见他神情严肃的走进来,背着手上眼神犀利的打量着二人,若不是胡子上沾着一片香菜叶,还真是怪吓人的呢……

“小侄陈青岩携内子王瑛,拜见粱先生。”

站在身后的陈青淮打着嗝道:“见过堂哥,堂嫂。”

一番虚礼过后,粱伯卿直接开口询问,“你现在还读着书吗?”

陈青岩一愣,不明白他问这话是什么意思,“回先生的话,每日都会读三个时辰的书,不敢懈怠。”

粱伯卿微微点了点头,“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这句话出自《孟子离娄章句上》,是孟子对自暴自弃的人批评。①

原以为遇到那种事情,他早就没了读书的念头,如今看来此子心性还算可以。

进了屋里粱伯卿又考校了他的学文,问的大多是四书五经的内容,陈青岩都能对答如流,但再深一些的就不行了。毕竟他没有正经拜过师,能学到这份上已经算是不易了。

陈青岩不知他是何意,便开口道:“粱先生有所不知,我已经没办法考取功名……”

“我知道,你的事政和都跟我说了。”政和是陈靖的字,二人私下都以字相称。

陈青岩不自然的抿了抿唇,以为他会说教自己几句,却不想粱伯卿道:“我与你也算是同病相怜,如今见你仿佛看见曾经的自己。”

“先生也遇到过这样的事?”

“我的大名不知你听没听过,扬州城——粱柳芳。”

陈青岩瞬间瞪大双眸,不可置信的看着他,此人竟是当年江南十大才子之首的粱先生!

粱伯卿见他这幅模样,就知道听过自己的事迹,要不是因为二人境遇相似,他也不可能千里迢迢跑这一趟。

陈青岩眼里热泪滚动,似有千言万语哽在喉咙。

“打住,过去的事莫要再提了。听说你们搬到庄子上住,离这里远不远?”

陈青岩赶紧抹了一把眼泪。“不,不远。”

梁伯卿不愿意住在这大宅子里,特别是听说陈家两个夫人一个守寡,一个和离,自己一个外男住在一起多有不方便。

王瑛见他犹豫,赶紧开口道:“庄子就在离镇上四十多里的地方,四周环山抱水气候适宜,庄上的农户都是我们家的佃户,与人和善。

我们新建房子足够宽敞,后山还有暖泉,冬日可泡泉水有驱寒除湿的功效。”

粱伯卿越听脸色越好,直到听见暖泉周边冬天还可以种菜吃,立马拍板决定,“走走走,去你庄子上住!”

王瑛被这老先生的急脾气逗笑,“梁先生还有什么需要的,我们从镇上一并买回去。”

“吃食带足就够了,旁的都不需要。”他本人就是行走的书囊,脑袋里存的书堪比京都书院。

晌午吃完饭,一行人便赶着骡车马车回了陈家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