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番外四(第1页)
康清游吃着酸甜可口的小西红柿,感叹自己这一趟来得值。
不仅能外出透风,还能吃到如此多的新鲜果子。
今日一早他们过来后,谷堂衿就带他们看了稻米和小麦田地。
这庄子上的小麦和稻米,比他们在皇庄上种得还要好一些。
谷堂衿给他们介绍了,田地里的灌溉农具还有平日种植的技巧。
这些谷堂衿都在送良种时一并写给了他们。
但亲眼所见这庄子上的种种农具,跟在书信中简单还是不同的。
等说完了正事,看完了农田,谷堂衿就让人带他们来摘果子和菜蔬,他自己倒是去接夏哥儿,没有人影了。
康清游将一整颗西红柿放入口中,酸酸甜甜的味道很是上头,非常合他的口味,吃了一颗就忍不住吃第二颗。
通嘉勋也觉得这次他缠着父皇母后答应自己跟着哥夫郎过来十分明智。
头一回吃到夏哥儿调制的火锅时他就想要过来玩了。
但那时候他的婚事还没着落,父皇母后根本不可能同意让自己远行。
如今几年过去通嘉勋早已成婚,夫君乃是曾开畅的小儿子曾尚。
选中他还是因为哥夫郎和哥哥派了人常住在清赤县,久而久之就知晓了曾家爹娘脾气很好,曾家家风也不错嫁过去能过得自在。曾开唱的小儿子,虽说只是个五品武官可在勋贵子弟中已经算是相貌武学俱佳,性情也好的,年岁也只比通嘉勋小一岁,八字什么的都合适。
更为重要的是虽然曾家本家在外地,但曾家小儿子却是在京城附近任职,他嫁过去之后不必奔波远行,可以时常入宫就跟没出嫁似的,一来二去的便定了下来。
婚事定下后他就想要来玩了,曾家爹娘常常住在清赤县,他来也能以看望长辈为名头,名正言顺。
只是还没来得及出行,他就生了一场风寒病了许久,父皇母后让他好好养病,自然不愿意放他出来,便是兄长和哥夫郎都拘着他好好锻炼身子,后来,他成了婚想着可以跟夫君和曾家爹娘一起来清赤县玩,结果他有了身孕,一来二去又耽搁下来,直到现在才有空跟哥夫郎一起过来。
只可惜此次他们过来有正事要做,真算起来他们是替不能出京的太子来此,没法携家带口。
通嘉勋心想:等良种之事解决了,倒是可以带着夫君和孩子过来玩,可以住在爹娘那边,正好让孩子亲近亲近自家祖父祖母。
“这种果子太容易烂了,一直没怎么卖,夏哥儿说要做成酱料,只是这酱料也放不了太久,等他琢磨琢磨怎么让着酱放得时间长点,再拿出来卖。”钱雪诚笑盈盈地说道。
康清游点头:“今日我们尝了这种果子的酱料做的浇头,味道极好。”
听哥夫郎说起这个,通嘉勋便有些脸红,今日他们蹭吃蹭喝的,还真是让人不好意思,幸亏来前他准备了许多礼物,总算不是白吃白喝!
康清游试探着问:“我瞧着咱们这庄子上的菜蔬和果子都长得极好,是不是这里的风水格外好些?”
“哪儿,夫人你今日看到堂衿了,你肯定想不到,他原本长得可白可白了,整个县城里头就没有他那么白的人,我家夏哥儿说亲的时候看了堂衿一眼就同意亲事了。”钱雪诚赶紧摇头,“你再看现在,也就比炭白一点,这几天不论刮风下雨还是日头毒辣,堂衿那都是要来庄子上操持这些田地,这水车,这犁……还都是堂衿和夏哥儿跟着老师傅一起动手做的呢。”
他没听出康清游的试探,但却不愿将这田地长得好推到什么风水上。
堂衿和夏哥儿为了这庄子费了不知道多少心力。
哪里是一句风水好就能遮掩过去的?
闻言通嘉勋好奇地问道:“庄子上有不少工匠吗?这些水车等物可不好弄。”
钱雪诚:“那可不是,赶都赶不走呢。”
居星腾前些年忙着考进士,对此也不是很了解,他也忍不住一边吃小西红柿,一边眼巴巴地看向钱雪诚等待他的后文。
“堂衿在庄子上建了个私塾,给庄子上年纪合适的孩子开蒙,我听私塾先生说这私塾里用的书都是堂衿亲自选的,案头也是堂衿自己写,先生只要按照堂衿写的教就是了,堂衿还隔几日就去讲学,夏哥儿时不时还会给私塾送点甜汤和点心,一来二去的想要来庄子上干活的工匠也就多了。”
康清游恍然:“你们这庄子上的私塾只收长工的孩子?”
钱雪诚点点头:“正是。”
通嘉勋暗中叫妙啊。
有本事的手艺人都是有些积蓄的,毕竟手艺傍身不缺饭吃,故而天下太平的时候想要笼络住许多有本事的工匠实在不容易。
可有这私塾就不同了,君不见多少爹娘为了孩子筹谋一生啊,若是子女开蒙时能有好先生教导,自然跟去普通的私塾不一样。
康清游微微颔首:“怪不得了,你们这庄子建得如此精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