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第2页)
可江稚尔终究没有回头。
她抬了抬下巴,那句“我也会想你的,二叔”还未说出口,便听到他又道。
“在美国的那一年,我真的,很想你。”
他的背随之坍圮,终于在这一场战役缴械投降。
不是等她去意大利以后。
而是他在美国的那一年。
那是那一年呢?
是三年前了。
三年前的美国,程京蔚就开始想她了。
如果说18岁后的前两年教会江稚尔的是高速成长,其中不乏孤寂和痛苦,那么在她20岁这一年,她站在意大利的土地上,学会的是松弛。
意大利的文物修复课程并不如她想象中那样繁重。
除了交作品前的半个月称得上黑暗,其余时候都非常放松自由,学习就像做游戏。
交换生不提供食宿,她是在校外租的公寓,有两个室友。一个叫云檀,中国人,学产品设计,一个叫elara,是正在学习中文的意大利人。
在学习以外的空余时间,江稚尔大多和她们在一起,她准备继续考c2,elara是一个非常好的练口语的搭档,而云檀的产品设计专业也有很多地方需要画图,江稚尔觉得很有意思,总觉得和文物修复也有一定的关联性。
三人很快就成为好朋友。
elara想吃中国菜,趁着她生日这天,江稚尔和云檀一块儿去超市买了食材,照着视频教程做。
两人有一双精巧的手,画得一手好画,奈何实在没有做饭天赋,一道辣子鸡差点把房子给点着。
elara还没进屋就听到烟雾报警器巨响,她操着一口地道的“我的天呐”进屋,三人手忙脚乱关火、开窗,将炸了的锅丢进垃圾桶,刚要休息,外头响起消防车的警报声。
江稚尔:“……”
最后不停和消防员说着“sorry”,交了罚款才终于了事。
三人筋疲力尽倒在沙发,又抱作一团大笑出声。
江稚尔将垃圾桶里的“残骸”拍照发了朋友圈,在晚上时接到程京蔚的电话。
“朋友圈怎么回事?有没有受伤?”电话一接通他便问。
“没有。”江稚尔笑答,“就是和室友一起做饭差点把厨房给炸了。”
听她说没受伤,程京蔚语调才放松下来:“准备做中餐?”
“嗯,另一位意大利室友想吃中国菜。”江稚尔叹气,“以后还是去中餐厅吧。”
程京蔚轻笑了声:“我知道意大利几家不错的中餐厅。”
挂了电话后,程京蔚便将餐厅目录发给她。
-
后一周江稚尔非常忙,她新接触文物修复可视化,有一个历史时期的系列物件需要完成修复演示,这些数字技术与她而言是全新的领域,便去书店买了许多工具书,去自习室里一点点啃,每晚十点才到公寓是家常便饭。
而程京蔚最近来法国出差。
上午结束商谈,大家一道用餐,一切顺利。
程京蔚跟众人道别,抬手看表,已经下午一点。
徐因坐在副驾处理剩余事项,一边看日程表:“程总,后天一早有个董事会,现在回南锡倒个时差正好。”
“你先回去。”程京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