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4050(第2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貌美妇人笑意更甚,看见她手里抱着沉甸甸的东西,示意贴身婢女帮她拿,沈幼宜正要推拒,迎面走来一清秀宫女。

“奴婢右想见过恭王妃,大皇子妃。”她想接过沈幼宜怀中之物被拒,面不改色道:“我是您今日的接引宫婢,方才有事耽搁了一会儿,请您恕罪。”

听到这个名字,沈幼宜怔愣片刻,元朔帝身边的贴身太监叫左思。

恭王妃立刻替她解惑:“她之前是东宫大宫女,由她接引你再好不过。”

沈幼宜的手依旧没松。

恭王妃看出她还是有些紧张,向她投去安抚的目光,转头对右想道:“既如此,那就交给你了,有什么棘手的事可去寻我。”

最后那句话是看着沈幼宜说的,沈幼宜心口微暖,颔首微笑以示感谢。

等人走远后,右想上前一步低声道:“大皇子妃这边请,午宴还未开始,奴婢带您先去歇息。”

沈幼宜站着没动,温和的表情中带着冷淡疏离。

她人生地不熟,眼前的人虽然被那位称之为恭王妃的贵妇人盖棺定论是元朔帝身边的人,可这不代表她会全信。

深宫复杂,谁也不知道这是不是她们自导自演的一出戏,青梅的事让她不得不多虑,尤其是在皇宫,稍有不慎便危在旦夕。

她虽没有本事让元朔帝洗刷罪名,却也不能成为别人对付他的借口。

右想见沈幼宜警惕的眼神,既欣赏她的谨慎,又敬佩殿下的料事如神,趁人不注意往沈幼宜手里塞了个纸条。

跟她走。

沈幼宜认出是元朔帝的笔迹,心里震惊他居然能对外传消息,要知道陛下派了重兵镇守西巷口,任何人进出都得层层检查,就算是一片枯叶也甭想跨过那道大门。

然而她脸上看不出表情,将手里的东西递过去给右想,随后闭口不言跟她往里走。

话分两头,作为沈皇后的亲侄女,沈盈丹一早就先到中宫去给姑姑祝寿,她嘴甜,各种好话往外说,惹得皇后笑不拢嘴。

“你一大早又是给本宫梳妆,又是伺候早膳,小嘴跟灌了蜜似的。说罢,只要要求不过分,本宫一概应允。”

“姑姑对我最好了!”沈盈丹眼里精光一闪:“听说今日有不少贵女为博您一笑准备了节目,大皇子妃作为儿媳,也该彩衣娱亲,以表孝心。”

沈幼宜跟在她身边多年,肚子里有什么货她一清二楚。沈府的小姐除了她精通琴棋书画,其余庶女们只请了落榜秀才教认字。

沈夫人怕她们学的多,心变大,不好控制,三令五申不允许她们读除了《女诫》、《女训》一类的书,最多学学女红,点心之类的技巧。

沈幼宜有个常年病重的生母,她比旁人多通晓几分药理和揉捏之术,但她总不能当场表演伺候人的本事吧。

沈皇后笑意淡了下去:“丹儿,现在正是多事之秋,你何苦沾染他的事。沈幼宜到底算我沈家人,她出丑对你有什么好处。”

元朔帝在沈皇后跟前养了二十余年,她提起来时没有半分情感,眼里满是厌恶鄙夷。

沈盈丹却不放弃,她被那四个字折磨夜不能寐,几欲发狂。她现在只想向元朔帝证明沈幼宜是个一无是处的草包,无貌无才,根本不值得他喜欢。

她眼里的嫉恨几乎凝为实质,化为利刃刺向沈幼宜。

从前在沈府,沈幼宜瘦瘦弱弱的,整日穿缟素衣裳,梳着厚重的头帘挡住半张脸,说话做事也总是躬身低头,非常容易被忽略。

而今日她露出光洁的额头,眼眸如含秋水般潋滟,眼波轻轻一转,便教人无端心生怜意。

一想到她整日顶着这张故作犹怜的面孔在元朔帝面前晃荡,勾得他说出那样的话,沈盈丹气不打一处来,完全忘记沈皇后的警告。

沈幼宜面对诸多神色各异的目光镇定自若,稳步走向自己的位置。

她今日的任务是平平安安地度过寿宴。

这场小宴除了贺寿,还有替适龄皇子相看正妃的用意。

是以诸位贵女铆足了劲想攀上皇家登云梯,变着法在皇后和皇子生母面前展现自己的才艺与德容。

沈幼宜作为人妇,与其余宫妃,诰命夫人坐在上列,恭王妃恰好在她对面。

她面容淡雅如菊,不苟言笑,有种鹤立鸡群的孤傲。

金钗步摇,华服厚裳也压不住她身上的清丽脱俗,眉宇间透出一股书卷的清气。

偶然间撞上沈幼宜的视线,莞尔一笑,犹如清水芙蓉般纯然。

谁人不知恭王妃最擅画竹,皇帝也曾称赞她的竹高风亮节,鹤骨松姿。

果然,皇帝笑道:“你的竹有几分恭王妃当年的神韵。”

皇后恨不能立刻撕碎这张纸,她强忍着怒意,转头瞥见皇帝目光柔和看向恭王妃,再也忍不住胸口翻滚的嫉恨,借机发难道:“竹乃空心之物,大皇子妃是在暗示本宫无心无情,置大皇子于不顾么!”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