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100(第5页)
原生家庭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成为许多人开帖的议题。
看起来有些无厘头。然而事实如此,她身上有着太多可以讨论的爆点。
苏尧的成长经历完□□露在世人眼下,与糟糕家庭截然相悖的是她稳定到吓人的优异成绩。
——怎么会有这样一个孩子,在没有父母教育、照顾的情况下,把自己养得这么好?
这类讨论的热度在短期内迎来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的疯狂讨论,甚至,还有官媒想要邀请苏尧参与采访。
她全数婉拒,专心在家休养。
苏明铁、陈娟被及时安排离开原住地,没被逮住。
他们被外界的躁动吓得战战兢兢,再一看互联网上的风向,全是指责怒骂他们作为父母的“不称职”,一时间,大为恐慌。
苏明铁、陈娟知道自己作为爸妈有多糟糕,往年邻居朋友们私下里如何议论,他们心里都晓得。只不过人性如此,这对夫妻贪图享乐,不愿像其他父母那样好好对待孩子……
甚至,他们还会自我劝解:和别的糟糕父母相比,他们还算好了,起码给生活费,不打孩子,不是吗?唯一可以指责的地方,就只是他们在苏尧小学时就离开,让她独自生活至成年。
网友们不吃这套。
他们点评这对夫妻:试图和别的烂人父母比较,并不会让其恶心程度减少分毫。
坏的父母就是坏的。冷漠、忽视、情感勒索,言语贬低……所带来的伤害无法弥补。他们所给的生活费,不过是给这台名为“孩子”的输血机器续命的廉价燃料,为的不过就是将来能吸血。
伤害就是伤害,从不会因为父母“施舍”了基础生活费就变成了“爱”。
要说“爱”,只有苏尧和‘钟和熹’、‘裴雪归’、‘程妄之’、‘谢瞻月’的互相扶持、互相依赖,才算是货真价实的爱。
在这种舆论环境下,苏明铁、陈娟连个屁都不敢放,他们胆战心惊,连出门都得戴个口罩帽子,悄无声息地藏起来。
……
春节假期,苏尧和人物卡*4在京市度过。
采购食物、添置年货,再完成大一需要做的寒假课题:
实践报告、学业复盘与衔接;信息收集与规划项目等。
与此同时,还接收了来自学校的慰问电话。
早在住院期间,苏尧拿到了此次期末考的成绩:几个专业课的第一,再加上竞赛项目夺奖获取的绩点,累计叠加,最终,排名第一。
燕大师生们都晓得专业排名前3%的含金量,在人才济济的环境里保持这个位置,本身就是学习能力和毅力的证明。如无意外,只要保持这个排名,保研时,这会是有力的入场券。
苏尧对自己的成绩习以为常。
她所拥有的“大脑”都比普通人多上四个,拥有这个“金手指”,各方各面对自己要求更高,获取优异成绩是理所应当的事。
辅导员在电话里慰问了苏尧的身体情况,末了,还试探询问她有没有办法联系‘钟和熹’等人前来学院做讲座——经管院邀请金融监管高层、国际投行高管、顶尖学者、创业领袖等开设讲座是学院常态,频率极高。
名校里的人脉远超于普
通高校,学院里的老师们也会极力安排类似的讲座,进行深度交流。
人物卡‘钟和熹’的身份特殊,长驻海外;过去,燕大很少有机会能接触到‘他’,今昔不同往日,学生苏尧和‘钟和熹’的关系足够让学校两眼放光,殷切发出邀请。
苏尧:“……”
她沉默片刻,回答:“行,我和他提一提。至于具体时间,得看他行程安排。”
辅导员喜笑颜开,“好,麻烦你了。”
挂断电话。
苏尧盯着手机屏幕看了一会,心知这样的事在未来还会发生数次。
旁人不晓得苏尧和人物卡的关系是“同一个人”,但他们已经知道她和‘他们’关系匪浅,她的话在‘他们’面前很有分量。
某种意义上,认识了苏尧,就相当于认识了四个领域成就不菲的‘人物卡’。
这样的认知有好有坏。
总体而言,利大于弊。
车祸以后,苏尧尽力让人物卡*4与主身体的关系更加密切黏稠——她需要靠大众的认知保障‘他们’的存在,与此同时,‘人物卡’*4的道具卡对主身体同样生效,亦算是一大金手指。
“全国范围内的出名”及“互联网舆情”造成的剧烈轰动,给普通人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幸好,苏尧有“道具卡”,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开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