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0(第11页)
班主任丁晓艳对她的成绩很信赖,只是偶尔有些慌,特别是在市区师范附中请老师来麒县,在填报志愿时做了一次“家访”,建议苏尧不要报考麒县一中后。
附中老师苦口婆心:“市区附中的教育资源更好,条件更好,你的成绩按照估分来算,是一定能稳上的。”
过去麒县一中的最优尖子生有不少在中考填报志愿时选择市区的一类达标校。
师范附中、市一中,都是市区口碑极好的公立高中,每年的本科上线率接近100%,重本上线率达45%。可以说,麒县一中和这两所市区高中相比……学校等级比不过,教育资源抵不过。
市区师范附中、市一中对麒县有几个投放名额,需要考生达到定向生录取线。
苏尧的成绩根本不需要所谓的“定向生录取线”,就能稳上市区最好的高中。
中考还没出分,她就比所有师长都要确信自己的成绩如何。
市区师范附中的老师亲自来麒县和她谈了谈,丁晓艳在事后探她口风。
作为班主任,她自然是希望孩子有最好的教育资源……但,她又在想,我们麒县一中培养出的孩子跑到市区上学,说来还是有点不甘心。
丁晓艳比谁都相信苏尧能在高考时大放异彩。
她问了苏尧,得来苏尧笃定的回答:“老师,我没打算报市区的高中。”
先是松了口气,而后又有点替苏尧担忧:错过了市区的高中教育资源,会不会影响苏尧的人生呢?
麒县一中的高中部真的能培养好苏尧吗?
丁晓艳都有点想跑到高中部准备接手苏尧这个班的班主任家里聊聊,谈一谈该如何规划这孩子的三年高中了。
苏尧看出她的想法。
出落得大方明媚的年轻女孩笑着伸出手臂搂了搂丁晓艳,“老师,这是我的想法,我还是习惯麒县。”
“放心啦,我高中也会好好读的。”
苏尧给丁晓艳吃定心丸。
市区很好,一些尖子生的父母为了让孩子有更好的高中教育资源,不惜在市区租房陪读,就为了让孩子在市区附中、一中读好书。
苏尧本也可以这样照顾自己。
她的本质是成年人,再加上人物卡们的存在,足够她在市区更好的高中里过得幸福滋润。
于情于理,她都该给自己挣个更好的教育环境。
然而,苏尧只思考半秒就放弃。
她还是更习惯麒县,也更愿意和自己的朋友们相处——周忱瓷、邬筱等等。
3班会有三十多号人同步升学到一中高中部。
意味着苏尧可以不用去新的环境里交新的朋友。
掐指一算,还是留在麒县更自在舒服。
至于高中教育资源的事,苏尧无所谓地想,她对自己的脑子非常自信,确信自己没有市区的教育资源仍然能考出自己想要的成绩。
果然,中考成绩一出。
全市第一的好成绩,让同一届的省内市区中考生都晓得了“苏尧”这个名字。
与此同时,市区的考生、家长们还听说了“麒县”这个地名:“这是个县吧?怎么能出了个全市第一呢?”
归属市区管辖,并未获得太多关注的麒县,在经历了‘钟和熹’的投资后,又迎来了一波属于夏季的灿烂瞩目。
苏尧以高出第二名足足十分的成绩占据了全市第一的位次。
全市第二是市区附中的学生,中考成绩是靠加分政策加了三分的。
麒县、苏尧。
这两个名词头一次出现在市区报纸、媒体里,被人津津乐道。
许多人都在观望着她的未来——三年后,苏尧会泯然众人矣,还是继续保持着出类拔萃、卓尔不群的成绩呢?
第73章
麒县。
新的开学季,校门口热火朝天地涌入学生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