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第1页)
这服装厂的衣裳样式中规中矩,价格却不便宜,叶宁他们看了一圈后只能空着手离开。
从服装厂出来后,顾骁有些拿不准叶宁的想法:“还接着看吗?”
叶宁兴致缺缺地摆了摆手:“算了,我们回去吧,黄阿公不是说这家服装厂已经是深市规模最大的吗,这里都只有这些款式,就别说别的地方了。”
这家服装厂还有专业的设计师呢,其他服装厂这会儿鲜少有这样的配置,更多的厂里还是和叶宁这里的情况一样,只能自己慢慢地培养相关的人才。
也有些不缺钱的老板实在没耐心等底下的人慢慢摸索,索性就直接花上一笔钱把家里的亲戚或者信得过的手下送到国外去系统性的学习相关的课程,学成归国后直接就能上岗工作。
叶宁也不是没想过做长远的打算,只不过现在国外的情况比国内好多了,要不是知根知底的人,她把人送出国后,到期人家不回国的可能性也很高。
签合同这些手段也只能约束住有道德感的人,叶宁觉得与其去冒这个险,还不如自己亲自培养,反正现代信息大爆炸,什么样的资料找不到,她有专业的教材,不愁找不到有天赋的人才。
自从叶宁给尤利民补上货了后,他那边就再没有为库存发过愁,叶宁他们今天没在批发市场接着摆摊后,连带着郑老七他们的生意都跟着回暖了许多。
当天晚上尤利民从铺子里回来后,人还没走进院子,就已经嚷嚷起来了:“小叶,顾老弟,你们看这是什么?”
叶宁和顾骁本来吃了晚饭正陪着黄阿公坐在屋檐下面听收音机,听着动静当即就抬头看了过去。
尤利民手里拿着的是张卷成长筒的报纸。
叶宁接过报纸一看,头版头条上用加黑加粗的字体印着“深市经济特区扩大开放”的标题。
尤利民用手指点着角落的一小块新闻道:“说是以后个体户能办进出口权了,你说要是你这服装厂的衣裳能卖到国外去,是不是比现在赚得多多了!”
叶宁眼睛一亮,抓起报纸仔细读,虽然在现代她生活的时期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这进出口贸易是有些落寞了,但是这边可是八十年代,国内刚开始经济改革没多久,这会儿外贸市场可以说还是一片蓝海。
虽然报纸上说的只是“试点开放”,但是既然这个消息既然已经登报了,就证明国家有意往这方面发展的,不管什么行业,第一批入场的人总归是有更多机会的。
“是个好消息,不过这事儿还得从长计议,现在厂里的产量刚够供应给你,要做出口也得等产量上来了再说。”叶宁把报纸折好放到一旁后又道:“对了尤哥,你啥时候回山市?我今天订了一批布料,我想着就这两天就得动身回去了。”
周巧珍她们到底刚接触厂里的管理事务,回头布料送到后让她们收一下货是可以的,但要让她们来敲定衣裳的款式,那还是差了一点火候的。
尤利民摆了摆手道:“我和你们一起,今天我已经把招工启事贴出去,来问的人不少,明天我从中挑个合适的培训一下,也就能放心的回山市了。”
今天一早尤利民到店里后就把招工启事贴出去了,他给的工资不低,五十块钱的底薪,千分之一的提成,但凡是见过店里生意的人,都知道这已经是很高的薪资水准了。
原本闭着眼睛听曲的黄阿公闻言睁开了眼睛:“你们都要走?”
叶宁赶紧起身道:“是得走了,家里那边还有一大摊子时期等着我们呢。”
黄阿公嘴角动了动,最后只能提醒道:“我还差你铺子大半年的租金呢。”
叶宁不以为然地摆了摆手:“没事,这钱就当我的租金了,等段时间我们还要来的,你在后院给我留间房就行。”
黄阿公一辈子没欠过人恩情,偏偏昨天为了凑钱,情急之下他把自己的老底都给掏光了,眼下确实拿不出这么多钱来给叶宁,只能不怎么好意思地保证道:“后院我不往外租,你随时过来都有地方住。”
叶宁这边和黄阿公闲话家常的时候,那边的尤利民想着自己马上就要回山市了,有些事情也得跟手底下的兄弟们说清楚了。
谷三等人突然被尤利民叫进房间的时候,也都是一头的雾水。
然而他几人刚进屋,一眼就看到了摆在桌子上的几大沓现金。
自从郑老七他们开始在深市帮着尤利民卖货后,他们每天经手的现金也不是个小数目,但是那些钱他们拿在手里还没焐热就交给尤利民了,这心里还真没有什么特别大的真实感。
等人到齐后,尤利民用眼神示意谷三去把房门关上,等门关严实了之后,他才继续说道:“今天把兄弟们叫过来,就是想跟大家把这段时间的工钱给算一算。”
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不盼着发工资的人,郑老七他们一听这话,立刻就激动了起来,要不是尤利民朝他们做了个噤声的动作,他们都要忍不住欢呼起来了。
尤利民也没说那些场面话,这桌子上的钱两千块钱一沓,是他喊大家进来之前就已经数好的:“这两千块钱是大家这一趟的工钱。”
尤利民这话一出,在场的人各有各的想法,不是两千块钱少,就现在的这个人均水平,国内百分之九十的人年均收入都还达不到这个数。
只不过尤利民对手底下的人一贯大方,这一次大家在深市带了大半个月,每天卖货收钱也是早出晚归的,而且尤利民的这些衣裳拿货价多少大家心里多多少少都是有数的,也知道自家老大这一趟没少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