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第2页)
父女之间五年的朝夕相处,和见面那声“珈珈”,压根就抵消不了他和蒋氏十几年的夫妻之情。
她回陆家的第三天,就被他唤到正院,当着蒋氏的面,要求以后凡事就听“母亲的”了。
若非如此,蒋氏何至于能把早就识破了她为人的自己成功算计到严家去?
……
陆阶走上楼梯,情不自禁往对面看了一眼。
对面的包房门口,站着几个衣着不俗的侍从。还有一个远远的看不清楚面容的小个子伙计。
杨伯农道:“怎么了?”
陆阶收回目光:“今日对面也有客?”
杨伯农顺着看了一眼:“是太尉府的大公子,待上任的户部郎中沈大人。据说调养了几个月,已经见好了,想必是看在当下秋高气爽,出来走动了。”说完压低了一声音,又道:“沈家至今不曾亲近严家与清流当中任何一方,这位沈公子一向又不大热衷政务,倒不妨事。”
陆阶点点头,又回头看了一眼,这才跨门。
高洪后脚到。带着两个小太监,穿着常服,一进门,拱起手来:“尚书大人。”
陆阶也起身,一扫先前的凝肃,满面春风:“高公公……”
……
宋恩回到包房中:“公子可算回来了!”
沈轻舟点头:“郭翊让人送到京的案卷都看过了么?”
“三日前已经拿到,也已呈送宫中,料想太子殿下也已传予各部阅过了。”宋恩说着自怀里取出一卷文书,“潭州案子一出,满朝哗然。这一向朝中对天下河运也投注了许多目光。昨日内阁里陈阁老已提议另立监察队伍,着手核查历年河运赋税。
“昨日衙门里送来了户部上一季清算河运税收的账目,竟比往年每季多出来三四倍银子。看来周胜落网之事,也已经让严家感到头大,不得已往外吐了。”
沈轻舟早已在户部入职,不过目前休着病假,才未上衙,但衙门里每季还是会将一般性的公文送至府上。
不是什么机密公文,但也很能说明问题了。
沈轻舟翻了翻:“吐出来多少?”
“上季户部光河运的税收便有约三十余万两。而原来每季都在将近十万两的样子。”
“突然多出来这么些,户部怎么交代的?”
第93章公子给的任务
“户部罗织出来一项名目,称为滞交税,把过往三年天下河运的税收再抽出一笔账,以此应付了。”
沈轻舟从细看了两遍:“算他们机灵,西北征战多年,国库早就不宽裕,如今有天上掉下来的银子填进去,皇上岂有不纳之礼?”
“正是。据说东南沿海倭军又有侵扰,总归是要花钱的。这笔钱怎么来的,皇上心中必然有数,可严家钱给的恰是时候,自然也不便再兴师动众。”
沈轻舟抬了抬宽大的袍袖:“严家历年在河运上贪墨无数,当初皇上坚持要用沈家而严家不许,最终沈家还是挂帅平定了西北,建功无数,严家当然慌。
“倘若沈家要报复,遍布天下的河运就是摆在眼前最显眼的一笔账。所以他们在大军凯旋后第一时间上奏整顿河道,想以最快速度给自己擦屁股。
“原本周胜不自恃有柳家严家撑腰,做出毁堤淹田之事,严家也不过是掏点钱罢了。可周胜这一人赃并获,已经不是钱的事,他的背后还有工部侍郎柳家。朝堂上各家心思玩得再花,有一条绝不能碰,那就是明目张胆祸害百姓的事不能干。
“干了,那就得想办法抹平,不留首尾。
“干了又落人口实,那不斩也得斩。不然祸害苍生的罪名就得皇上来担。皇上怎么可能担这个罪名?”
“公子所言甚是。”宋恩拱手,“所幸公子去的及时,郭大人又配合默契,不然周胜毁堤淹田一举两得,着实又帮了严家一个大忙。”
沈轻舟道:“周胜眼下还在潭州,郭翊恐怕已经前往洞庭了,你修书给他,周胜这边是时候押解入京了。就算眼下此案搁置,也不能让人灭了口。由我们自己看守,才更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