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200(第23页)
吴家和张家都滚蛋了,帝都的空气都变新鲜了。
顾南城欣然同意,不过要等过年才行,最近着实忙,没空。
就算过年去,也不能卡着年去,要么年前,要么年后,过年期间防守更为严格,他们会更忙。
宋兰花虽然失望,却也不反感,关起门来继续过日子。
腊月二十中午,顾南城高兴回家,看见宋兰花在厨房做饭,就说:“宋医生,准备好了吗?”
宋兰花有点懵:“准备什么,饭还没做好呢,你要等一会呢,过来帮我做饭。”
顾南城走过去帮着烧火:“我说的准备是去帝都,你不是想儿子了,咱们去看看他们。”
大牛和皓轩皓宇上的军校,假期不多,就算放假也要到年底,顾平安和林越泽几个倒是放假了,他们说要等哥哥们,再有就是收拾淮海买的四合院。
宋兰花也去帮着收拾一下,闻言知道顾南城请了假:“咱们什么时候走?”
“越快越好,我年底还要回来。”顾南城往灶膛里添柴火。
宋兰花放下手里的东西:“你做饭,我去收拾东西,下午咱们就走。”到了堂屋,又给周媛媛打电话,问她去不去帝都,要是去的话,就去请假,他们去几天就回来。
这段时间医院招了几个人,宋兰花也能请几天假,想到请假,宋兰花不免后悔,早知道当医生假期不多,就当老师了,有寒暑假,多好。
周媛媛自然要去,小半年没见儿子,她都忘记儿子长什么样子,再者,她有一件重要的事告诉淮海。
饭后,宋兰花打包一些孩子们爱吃的东西,找人换了一些全国粮票,最后又去副食厂买了许多带鱼,鲈鱼,鲅鱼,海带,紫菜,海米和虾皮,整理四个大包才坐上顾南城的车,让小马送他们去码头。
顾南城无语,盯着四个包问:“上了火车怎么办?”
宋兰花一脸理所当然:“看见我带的扁担了吗,咱们挑着,好不容易去一趟,总得给儿子们多带点东西。这些海货在咱们这里好买,到了外面不好买,还得要票。”
听说带鱼都需要特供票,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师长放心,我力气大,能扛不少。”小马是顾南城的警卫员,自然要跟着,于是两人行就多了一人,到了海市,三人变成四人。
宋兰花和顾南城都是干部,他们买的卧铺,虽然挑着东西引起不少人侧目,好歹挤上了车。
上车后有人问顾南城:“看你的打扮也是干部,怎么还跟农民兄弟一样挑这么多东西?”
顾南城笑着解释:“几个孩子都在帝都上大学,半年没回家了,这些都是家里的特产,带少了怕不够分。”
周围人听见不难成的孩子在帝都上大学,羡慕不已,问故南城和送兰花怎么教育孩子的。
顾南城开始凡尔赛:“没怎么教,我比较忙,我爱人比较忙,主要是孩子们自觉。”
说到孩子,人们之间的话题多起来,不知不觉便到了帝都。
下了火车,宋兰花几个坐公交车去南锣鼓巷,淮海是在这边买的房子。
他们寻着地址找到院子,是个靠近大街的院子,看外表房子保养得当。
顾南城让宋兰花和周媛媛等一等他去敲门。
不多会里面传来整齐的脚步声和应和声:“来了,你们没带钥匙吗?”
开门的是顾平安,看见顾南城和宋兰花的那一刻,脸上的表情愣怔一瞬,随后大喜,对着院内喊一声:“二哥,梁煊哥,阿泽,是爹娘来了。”
他说着把人迎进去,顺手提着宋兰花手里的包:“娘,你和爹专门来看我们吗?”
“是啊,想你们了就来看看。”宋兰花穿过广亮大门,映入眼帘的是影壁,又瞧了瞧倒座房,很是满意:“这就是淮海买的院子?”
顾平安笑着点头:“不是他一个人的,我们几个都出钱了,这是一个四进四合院,带东西跨院,总面积好几千平呢,要不是张家走得急,贱卖出去,我们还占不到这种便宜呢。”
光靠淮海一个人可买不下这么大一个宅子,太打眼,他们把能叫的人都叫上了,院落单独登记才能买下。
房管局的人见他们人多,又是大院子弟,才能顺利过户,不然想都不要想。
进了垂花门,就是规整的回字形四合院,北屋正房五间,带东西耳房,东厢房西厢房各三间,都带耳房,抄手游廊也宽敞,就觉得这院子不错,好好保养,千禧年后都是好几个小目标。
她当初还担心几个孩子没地方住呢,现在不用担忧了,他们都有打算。
几个孩子就住在前院,其余院子没收拾,有厨房有洗澡间,厨房里锅碗瓢盆都有,连砂锅和平底锅都有,看样子他们经常做饭。
顾南城带着宋兰花看了一圈,越看越满意,忍不住赞叹一声:“就算你们离了爹娘也饿不死,都会关起门来过日子了。”
淮海见他们没生气,笑着解释:“还不是你们教得好啊。”走到周媛媛身边问,“妈,你怎么也来了,姥爷姥姥身子骨还好吧。”
周媛媛看着比她高很多的儿子,既欣慰又心酸:“家里都好,你过得好妈就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