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10120(第14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宋大伯嗯了一声,跟着媳妇出去。

大伯母打开门就见宋兰花提着东西站在门口,笑问:“你可回来了?”见宋兰花提了东西心里更加高兴,嘴里说着客气话,“来就来了,还带什么东西,你父亲回来送了两条鱼,还给你大伯两瓶酒,两包烟。你大伯不舍的抽,放抽屉里了。”

“大伯,大伯母。”宋兰花不知道宋父给大伯送东西,不过也替宋父高兴,终于知道做人了,“他手里有钱,给你们就收着,千万别客气。”

“收了,没客气。刚才我还和你大伯说你爹呢,和葛二妮离婚后变了。”宋大伯母是真高兴。

宋兰花也替老头高兴:“是变了不少,以前人人嫌弃,现在去哪里都受欢迎。”

说着话三人进屋,宋大伯母说起葛二妮的事:“咱们村有亲戚是他们村的,听说过得不怎么样,别看嫁给城里人,可城里人不把她当人看,就是请个免费的保姆,比跟着你爹惨多了。幸亏你爹离婚了,不然哪有有现在的好日子。”把东西放桌上,越看越满意,又问起宋兰花一家的情况。

宋兰花一一答应着,又问她和大伯及家人的情况。

“家里一切都好。”宋大伯抽着旱烟,坐在一旁又问上一句:“你爹还年轻,还打算娶吗?”

他是真关心弟弟,怕弟弟老了没人照顾。

宋大伯母不希望宋父再娶,就那耳根子软的,再娶个搅家精回来就麻烦了。

宋兰花如实回答:“还不清楚,那边也有人给他说媒,他被葛二妮伤透了心,不打算娶。他有吃有喝手里有钱,准备把钱存立起来养老呢。”

宋大伯沉默,半晌才说:“这样也好。”

宋兰花坐着说一会儿话,借口家里孩子在要走,大伯娘拉着她,让她留下吃饭,而宋大伯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大伯,大伯母,你们有事就说,我也不是外人,能帮忙我一定帮。”

宋大伯这才说大孙子要当兵的事,大孙子和他说了几次,宋大伯不得已求到宋兰花面前。

宋兰花知道顾南城有办法,本想给侄子们用的,侄子们更想上学,于是许诺,回去问问,成与不成都给他们个准话,她觉得问题不大。

宋大伯母高兴的差点落泪,直说孙子有指望了。

宋兰花不希望老人寄予厚望的孙子军旅前途短暂,将来退伍回家,嘱咐大伯母和大伯,就算当了兵,也要学习,高考迟早恢复,在部队里考军校,出来就是军官,到了一定级别还能家属随军,工资也高。

宋大伯和大伯母把这话放在心上,送走宋兰花感慨兰花心好,随后去儿子家,把这事告诉孙子。

宋兰花不知这边的事,回了宋父的院子里,就见大哥和父亲聊天,两人一脸愁容。

宋保柱看见宋兰花就说:“兰花,爹说你医术好,你能不能给咱舅看看?”

宋兰花这才想起,她还有一个舅舅,比大哥大两岁,当年家里穷,一直没娶上媳妇,他是叔叔婶婶养大的,与自家姐姐年纪相差大,三岁时父母去世,就跟着叔叔婶婶过。

宋母也想把弟弟接到身边来照顾,宋奶奶也同意,奈何叔叔婶婶不同意,他们说舅舅是男丁,哪里能跟着姐姐姐夫一家过,会让人笑话他们柳家。

他们哪里是真心疼爱舅舅,是想霸占舅舅家的田地,牲口和房屋。

自从舅舅跟着叔叔婶子过日子,所有东西都成了叔叔婶婶家的,宋母怕弟弟小遭嫌弃,经常送东西过去,叔叔婶婶更高兴,明面上对舅舅好,背后没少虐待舅舅,但总归给口饭吃,没让人饿死。

舅舅长大,叔叔婶婶怕娶媳妇分东西,给舅舅相看的姑娘总有残疾,舅舅不同意,也不知怎么的,媒婆就传出舅舅难说话,要求高事多的言论,渐渐不再有媒婆给他说媒。

后来知青下乡,舅舅救了一个落水的知青,坏了人家名声,迫不得已娶了知青。

舅舅娶妻时,宋兰花去了,见过那个知青,很漂亮,一看就是城里人,哪里看上舅舅这老实巴交的庄稼汉子。

知青舅母觉得舅舅害她名声,婚后冷落舅舅。

两人好不容易有一个孩子,结果还体弱多病。知青家里也看不上舅舅,前几年找关系运作回城了,只留下舅舅带着孩子过活。

算算时间,孩子六零年出生,比大牛大一点,应该十岁了。

宋兰花知道舅舅病重,比大哥还着急,准备现在就去,也不耽误她回去。

大牛他们在院子里玩,听到宋兰花要去给人看病,就问她去哪里,他们能不能跟着,姥爷家不错,可他们还是希望跟着亲娘。

宋兰花没让,让他们待着姥爷家,她看病回来还从这里过,会把他们带回去。

宋父也喜欢几个外孙,要带他们去挖泥鳅,回来给他们油炸,三个孩子才不闹。

宋兰花以为看个病,很快就能回来,结果到傍黑才回来,再回来提着包袱,身后跟着一个黑瘦的男孩儿。

大牛看见宋兰花,上前喊人,眼眶微红:“娘,你怎么才回来?”

他们以为你不回来了。

宋父不认识小舅子家的儿子,盯着男孩问:“这孩子是谁啊,怎么跟着你们回来了?”

宋保柱牵着孩子进屋,红了眼眶:“小舅家的,以后跟着我过。”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