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20(第16页)
宋兰花也不知道孩子叫什么名字,今天一直忙,她也没来得及问,看向男孩:“对呀,你叫什么名字,别怕,我们不会欺负你,他们都是好人。”
男孩说他叫柳淮海。
宋兰花问是哪两个字。大牛迫不及待问是淮海战役的淮海吗,要是那两个字,就太好了,那是解放军的漂亮仗,打的国军节节败退,农民才能当家做主。
男孩想说不是,看见大牛亮晶晶的眼神,点头说是。本来不是,他娘说,她是海市人,她想念海市,就取怀念的怀,娘都不要他了,他以后就叫淮海。
苏瑾见孩子眼神清正,除却害怕,并无算计,突然心疼起这孩子。
她把孩子搂在怀里,从桌上摸出一个鸡腿塞他手里:“论辈分你该喊我一声姨母,这个鸡腿是我给他们留的,他们白白胖胖的,我就不给他们了,你喊我一声姨母,我把这鸡腿给你。”
男孩局促不安,抬头看着宋兰花,轻声喊了句姨母。
苏瑾逗他,说声音不够响亮,让他再喊一次,其他人也跟着起哄,让他大声喊,鸡腿就是他的。
男孩又大声喊了一次,苏瑾答应一声,笑着把鸡腿给男孩。
“谢谢。”男孩接过鸡腿,并没有吃,而是让大牛他们一人咬一口,大家分着吃。
苏瑾满意,这孩子品性不错,不吃独食,兰花不会养出白眼狼来。
宋兰花也满意,让孩子们都去休息,看着孩子们离开她才问苏瑾:“咱们明天回去?”
林父点头:“明天的票。”看一下外面对宋兰花说,“你们家孩子多,忙不过来,要不我们领养吧?”
林母也附和,几个孩子不需要他们管,经常去家里给他们帮忙,他和老伴儿闲得很,领养孩子也不费事,还能给兰花省去不少麻烦。
宋兰花果断拒绝:“我答应过孩子,要领养他,不能说话不算话。中途把他推给别人,是言而无信,以后怎么给孩子们树立榜样?”
顾来喜道:“就让兰花养着吧,咱们都搭把手,等孩子们再大些就好了。”
众人同意,说了会话各自散去,苏瑾没走,要和宋兰花说件事。
宋兰花见她严肃笑着问:“什么事,很重要吗?”
苏瑾也不清楚,只说到了海市要去接个孩子,电话是老伴儿亲自打过来的,而且用了暗号,这是多少年都不曾有过的事。
宋兰花了解这段历史,知道孩子的身份不简单,点头答应。
次日一早,他们起来收拾,准备去宛城火车站。
顾大花端着一大盆油饼饼子进来:“俺知道你们要走,把这些饼装起来,带着路上吃,你们收拾好都去我家吃饭。”
宋兰花盯着厚厚的一摞饼,小声问顾大花:“我给的粮票都糟蹋了?”
顾大花白她一眼,找东西装大饼:“什么叫糟蹋,人吃了都不叫糟蹋。”又怕宋兰花担心他们饿肚子解释说,“你放心吧,生产队有储备粮,不够吃我们就花钱买,村长领你的情,还能不卖给我们?”
宋兰花帮着把饼收起来,看见顾大花出去,从包里掏出几张大团结塞枕头下,又去别的屋问其他人,都收拾好了吗,收拾好了,可以走了,不能耽搁时间,赶不上火车他们都得再住一天。
苏瑾,林父林母归心似箭,催促其他人赶紧收拾。
大牛跑过来,一脸不舍问宋兰花:“娘,咱们可以再住一天吗?”
他刚和村里的伙伴熟悉,还未说完他在岛上的英勇事迹,怎么能离开?
宋兰花一眼看出他的打算:“你想留下很简单,我把你的户口转回来,你在老家上学,吃住就在你大姑家,你的口粮,用度我按月给你邮寄回来。”把该拿的东西拿到门口,一会儿放牛车上。
“不不不,我还是跟你们走吧,不能太麻烦大姑。”大牛帮着宋兰花提东西。
笑话,父母都在岛上,他怎么能在老家,老家不能赶海,伙食也赶不上岛上的,傻子才会留下。
二壮想留下的话卡在嗓子眼儿,跟在大牛身后默默提东西。
顾平安和林越泽不经意间撞上彼此的眼神,嫌弃地把头扭到一边。
柳淮海也帮大家提东西,经过宋兰花身边时问:“姐,清明节的时候我能回来给爹烧纸吗?”
他爹从小过苦日子,一分钱恨不能掰成好几瓣花,他不希望爹到地下也缺钱花,他要多给爹送点钱。
宋兰花莫名心酸,走过来把人揽入怀中,拍拍他的肩膀:“放心吧,大哥会给你爹送钱。”就怕孩子不信说,“你也可以叠纸钱,再邮寄回来,让大哥帮你烧给你爹。清明节,七月十五,十月初一,都可以邮寄纸钱,让大哥帮你烧,到时候肯定会帮你。”
柳淮海这才放心,红着眼说了句谢谢。
大牛进来看他哭了,就问怎么回事?
宋兰花解释:“想他爹了。”
大牛跑过来,搂住淮海的肩膀:“以后我爹就是你爹,你还可以在心里想你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