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第 31 章(第7页)
如果非要抛开枉死的阿茴,这会是天上掉下来的把柄掉在了曹忌手里。
“事已至此,你就没什么想说没什么想做的吗?”
梧桐始终靠在角落的小茶几抱着手臂盯着曹忌,他真是受够官员之间的博弈了,眼看曹忌一言不发,他更是气的憋闷,说话夹枪带棒。
曹忌回头看了眼吹胡子瞪眼的梧桐无话可说,他虽然是这群人里唯一有官职,且能直接跟知府对峙的人,但他现在势力早不如从前,他来举报黄慎之,在场官员只当他是以阿茴之死当借口来党争。
曹忌不知为何下意识瞥了眼烛鸳,烛鸳却盯着眼前的热汤不去看他。
还是一起为大家煮梨汤的赵明熙先解围打破僵局。
赵明熙把手中的汤勺交给烛鸳让她帮着搅拌,自己端了几只碗来看向满屋子的人,“来来来都先喝口汤吧,阿茴的事大家好好商量,毕竟板上钉钉证据确凿一定会有突破口的。”
“证据只有一个锦袋,如果状告的是知府,只怕会被亲王保下来。”
华雀接过梨汤冷不丁递冒出一句,气地赵明熙不给勺子,“啧,我在这解围呢,你咋还泼冷水呢?”
“先不论证据的事,如果我们要讨回公道继而扳倒知府,首先需要一个递状纸的人……咳咳……”
听了许久的珍鹭突然开口,她靠近暖炉裹着梧桐的外衣说上一句话就耗尽了所有的力气。
不过她这话说的已经点醒了其他人,特别是曹忌,刚才梧桐发问时他便已经想到了递状纸的人选。
“如果一年前递状纸的是位举人,那一年后递状纸的还是位举人,效果会不会更好?”
曹忌开口,所有人的目光都移向了今年新晋举人梧桐,宋举人本还靠在茶几上,一看众人顿时不自在地抠了抠下巴,“我?去递状纸?”
曹忌起身向烛鸳讨了碗梨汤转身递给了梧桐,温热的梨汤在镇抚司的手里端着,他目光如炬,“我先前说过,不会强迫你做任何事,但你应该还记得当初对我说的话?”
如果黄慎之办了错事,不用你说,我也会咬住他不放。
“我当然记得!”
梧桐接过汤碗,挺直了脊背正视曹忌的双眼,“如果需要我,我一定义不容辞,但对方是由亲王保的知府,我怎么……”
是了,还是回到华雀的问题上,仅凭一个锦袋,太难了。
即便揣着举人身份的梧桐,在高堂说的言之凿凿,亲王怕是也不会理会。
烛鸳转着手中的汤勺若有所思地看着赵明熙忽然想起了什么,她拍了拍华雀的肩膀比划着问阿昌娘家中还有没有人?或者有相熟的邻里。
“家中只剩下身患重病的丈夫,邻里倒是相处的十分要好,自从小商铺加入了商行,大家彼此都……”华雀顿了顿突然灵光一现看向烛鸳,“你的意思是,可以不光让梧桐状告,也可以让其他相熟的百姓来施压?”
烛鸳点点头,她刚才在想黄慎之这一年来的所作所为,初来官场他绝非鲁辟杀人不眨眼的老练官员,如若证据不足,要有百姓施压,至少能让他的心理防线被击破。
“不错,黄……咳咳,知府向来注重声誉,百姓声讨他会自乱阵脚。”
这不就讨论出来了?赵明熙放下汤碗,直接拍了拍梧桐的肩膀,“没事,你尽管写状纸,若需要的话,我会带着邻里一块去府衙,他们平日关系都很好,互相扶持着过日子,如今阿昌娘命丧世子府,再加上新任知府提高赋税,大家心里其实早有怨怼了。”
门外梆子敲了三声,已是三更天,为了不引人注意,大家喝过热汤后都是分批出了商行。
珍鹭和梧桐是最后一个出来的,走在空无一人,雾气渐起的街道珍鹭突然调转了方向。
“哎,你去哪儿?笼馆在那边。”
“不去笼馆,去我家。”
这是自宋母去世后,珍鹭第一次回家,她没在笼馆烧纸,今晚在自家烧,能让母亲好找到回家的路。
梧桐一路沉默跟随珍鹭走进那个小小的院落,他抬头看那老槐树好像看见了宋母一般,让人齿寒不忍,不愿再看。
可是珍鹭却说让他抬起头来。
“我要你记住这个位置。”
“什么?”
“死在这个位置的人曾经对我说,梧桐是个顶天立地的聪明孩子,将来一定会出人头地,鲤跃龙门,她今日是看不到这刻,可她在天上会时时审视着我们,我想,活着的人总不能让死去的人失望吧?”
梧桐抬头看向那老树枝桠,咽了口唾沫,突然明白了珍鹭所指的是什么。
一摞纸钱被猛火点燃,熊熊燃烧在闭塞的院落,珍鹭对着火光,火焰好像都把她的衣裙点燃。
她此刻仿佛不是再给母亲烧纸,而是在进行一场仪式!
“我想母亲自杀是为了告诉我,灿烂的春日不是等来的。”
珍鹭猛地往那火堆里添了一把柴,让它烧的更旺,她转身看向身侧的梧桐,他的脸庞此时也被烈火烤的炙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