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第3页)
她何德何能呢。
萧芫开口,带着浓重的鼻音:“我也会一直一直对姑母好,一辈子都在姑母身边,姑母永远都是芫儿在这个世上,最重要最重要的人。”
太后揉了揉她的脑袋,笑着叹了一声,“傻孩子。”
……
后殿的门窗缓缓打开,眼前云阶月地,抬首月光明莹。
月华自苍穹倾泻而下,如菩提玉瓶洒向人间,圣洁而宁静。
太后披了件缂丝素色大氅,由宣谙扶着,望着不远处提灯缓行的萧芫几人。
回想今日问及皇帝时芫儿的回答,轻叹,“皇帝其它尚可,偏在讨女娘欢心上实在没什么天赋。”
就皇帝平日里对待芫儿的古板模样,怕是换哪个女娘,都很难生出那些风花雪月的心思。
尤其芫儿生性爱玩爱热闹,皇帝拿那些个圣贤之言压着要她听话,不适得其反都算好的。
宣谙开解:“殿下,儿孙自有儿孙福,萧娘子才及笄没多久,凡事啊,总得慢慢来。”
宫墙边,摇摇晃晃的宫灯转过墙角,被遮挡得彻底看不见了。
太后搭着宣谙的手往回走,月华追逐着她的身影,直到与灯火交融。
“罢了,皇帝他自个儿的小皇后,还要予帮他不成?他要是再惹芫儿难过,予可饶不了他。”
“是是是,”宣谙叠声应着,笑入眉梢,“您呀,安安心心等着享福就行喽。”
“……确实是得等等,起码安安稳稳过了这两年,等皇帝及冠亲政了,便不远了……”
和缓的声音渐行渐远,直到重归静谧。
窗边树影婆娑,不知过了多久,盏盏宫灯熄灭,只余月光静静流淌。
柔辉铺展开玉练,抚过每一条枝叶,像一个又一个紧密的拥抱。
。
宴后的好一段日子,萧芫都如同国子监里即将月试时临时抱佛脚的学子,整日在慈宁宫里昏天黑地地翻书习文。
那些兵书里的条条框框记得多深尚不知道,怨气倒是积了一肚子。
每日坐在案前时都苦大仇深,更发自内心地佩服岳家的阿兄阿姊们。
他们可真的太厉害了,能将这些兵书中的随意一句信手拈来,再精准运用到实战中。
她是觉得自个儿脑筋都拧成麻花儿了,看得越多,拧得越多,还得回过头去费老大的劲儿把谁是谁分清楚。
再多的已无能为力,她现在只希望到时不要张冠李戴,给他嘲笑自己的机会。
翻到最后,知识是如过眼烟云,颇有几分雁过不留痕的写意潇洒。倒是越来越想念远在边关的岳家人了。
尤其是晗雁阿姊,不光武功最是高强,脑子还十分灵光,若是阿姊在,这些兵书,定然全都不在话下。
哪像她呀,仿佛是在硬往满是草包的脑子里灌墨水,痛苦又艰涩。
也不知道,他们有没有收到她的回信,这么久了,新的信会不会已经在路上了。
萧芫铺开一张纸,仔细在砚边舔了舔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