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第3页)
正要大力挣开,殿门内忽传出两声低咳,接着是隐约的吩咐。
“莫要无礼,请公主进来吧。”
丹屏耳力极好,话音未落便下手势让松开。
李沛柔重获自由,甩袖整理衣襟,确认妥当了,昂首挺胸,狠狠瞪了丹屏一眼,雄赳赳气昂昂大步走了进去。
殿内昏暗,李沛柔心里装着事,一见萧芫便开了话匣子。
“你还真坐得住,宫外那流言蜚语都传成什么样儿了……”
萧芫打断,吐字似有些气弱,“是何流言?”
“你竟当真不知?”
李沛柔讶然,“我母妃在宫外有些人手,今日就是使我来供些力帮忙的。”
提到流言内容,一时难以启齿,“就是传太后和边关岳将军……还说,就是因为这个,岳将军才在边关丢了城池,想,想……”
剩下的,她实在说不出来。
萧芫刹那了然,袖中的手攥紧,骨节泛白,一字一顿:“想倚仗军功,谋私摄政。”
“啊,对。还有其它的……”
说着,李沛柔露出难以言喻的表情,叹了口气。
萧芫垂眸。
其它的,无非是要取代先帝,做太上皇做的事,无名,却有实。
此计是要扰乱民心,动乱军心,离间上下一心的朝堂。萧芫想起之前江洄审问萧若时,供词中就有这一桩。
所谓散播流言,原是这般。
果真,一击即中,歹毒险恶。
只要种下怀疑的种子,就算全无实据,朝中原来嚷嚷着牝鸡司晨的那帮朝臣也会跳出来,这个十万火急的关头,又哪能耽误得起。
尤其,事关当朝太后清誉,真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姑母和岳伯伯,总得有一人要为此做出牺牲。
而这个牺牲,很有可能,根本承受不起。
压下喉咙的痒意,萧芫微提唇角:“如此,替我向淑太妃道谢。”
李沛柔给了她一个“还算你有良心”的眼神,从袖中摸索摸索,拿出一张折起来的纸并一个长形的铜制令牌。
“喏,纸上是宫外可用之人,这是信物。纸便算了,信物用完可是要还回来的。”
萧芫接过,撑案站起,扶着案角的手骨节泛白。
“好,到时定物归原主。”
“这段时日,诸事繁忙,宫里宫外皆不太平。若无要事,公主和淑太妃,尽量不要出宫。”
李沛柔随意点点头,“行,那我便走了。这话我母妃早说过啦。”
背手转身,到了门口又想起来,“对了,你可得好好管管你手底下那些宫女,尤其那个丹屏,也就是我大度,要是别人,指不定如何呢。”
萧芫立在阴影处,看不真切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