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第 21 章(第2页)
nbsp;nbsp;nbsp;nbsp;乾元帝淡淡道:“庆城乃御北重镇,今春设立地方女学,崔卿之女受惠于宫廷,自该回报一二。令她任女学仪正,为朝廷和当地生民进效,即日上任不得拖延。”
nbsp;nbsp;nbsp;nbsp;童公公听懂陛下言外之意。
nbsp;nbsp;nbsp;nbsp;所谓女学仪正,自然不得婚嫁有后不得在外行走,“陛下大恩,想必崔大人能懂您的苦心。”
nbsp;nbsp;nbsp;nbsp;至于那五岁的庶子,乾元帝呵然一笑,眼下是懵智儿童,来日长大知晓生母去向,焉知不会心存阴晦搅得崔家不得安生?
nbsp;nbsp;nbsp;nbsp;可惜是崔卿血脉不好一下料理干净,“将那庶子身边伺候的人换了,从前旧人不许接近,开蒙后好生教导。”
nbsp;nbsp;nbsp;nbsp;旨意发至崔府,崔举颤着手臂接过隆恩,童公公客气地扶他起来,“崔大人要体谅陛下的苦心!皇后娘娘太过慈善,传扬出去,来日统御后宫怕是不易。陛下出面为娘娘断腕,一来护住崔家的好名声,二也是帮着您这位泰山大人后半生无忧。”
nbsp;nbsp;nbsp;nbsp;话落,偏头往自己身后一看,崔举讷讷地跟着转移视线,只见随着恩旨来的,竟还有两位如花似玉的美娇娘。
nbsp;nbsp;nbsp;nbsp;“赵氏罪有应得,赵家亦会裁治。您失了侧夫人,陛下特意选这二位女家送来。她们皆是有才有貌之人,做大人的解语花足矣。”
nbsp;nbsp;nbsp;nbsp;崔举擦擦鬓角的汗,连声谢恩。
nbsp;nbsp;nbsp;nbsp;童公公笑着看他这般,一挥手,身后跟来的禁卫立时如狂风卷入崔家后院。不足片刻,赵氏和崔荷被堵上嘴五花大绑地带到前院。
nbsp;nbsp;nbsp;nbsp;崔举眼神游移不敢看她们,庆幸陛下感念臣下有用,至少不曾把崔鼎一并发落。
nbsp;nbsp;nbsp;nbsp;“那崔大人您忙,小人还得去皇后娘娘跟前传话。”
nbsp;nbsp;nbsp;nbsp;“公公请。”
nbsp;nbsp;nbsp;nbsp;童公公跟上崔府管家前往喜腊院,至于身后崔大人在自己走后有什么表情已然不重要了。
nbsp;nbsp;nbsp;nbsp;迈进喜腊院,万姑姑候在门口,童公公瞧院子静谧,压低声音问娘娘呢。
nbsp;nbsp;nbsp;nbsp;万姑姑忧心:“晌前在宗祠累着不曾歇,回来连饭都没吃就在后堂崔夫人灵牌前跪着抄经了。”
nbsp;nbsp;nbsp;nbsp;“先前外院子吵得厉害,是您。。。。。。”
nbsp;nbsp;nbsp;nbsp;童公公示意她不必急,促步进到屋里,隔着山水屏风朝里头回话。
nbsp;nbsp;nbsp;nbsp;说陛下听闻崔家今日之事,怜悯崔夫人之苦更嘱咐皇后娘娘保重身子。而后一五一十地说了陛下处置赵氏等人的旨意。
nbsp;nbsp;nbsp;nbsp;“陛下本是亲自前来看望娘娘,只是临要走,监理淮北民情的折子传回御前,这才耽搁了,还请娘娘勿怪。”
nbsp;nbsp;nbsp;nbsp;屏风那头传来清冷的话语:“谢陛下垂爱,还请公公转达陛下,深谢陛下为亡母做主。请陛下不必挂怀,一切以政事为主。”
nbsp;nbsp;nbsp;nbsp;童公公嗳一声,“陛下不得行,吩咐小人一定把话传到,说往日之事暗沉不可追。崔夫人若地下有知必会为您今日之举感动。”
nbsp;nbsp;nbsp;nbsp;“多谢陛下,臣妾记下了。”
nbsp;nbsp;nbsp;nbsp;临走探头往屏风后瞄了一眼,看到皇后娘娘跪姿端正执笔抄经的侧影,叮嘱万姑姑,“陛下忙政,今夜未必能来,好生伺候着。”
nbsp;nbsp;nbsp;nbsp;万姑姑满口应下,只是主子为亡母念孝的心很诚挚,抄起往生经来像是入了咒,直至子时,四五拨人折戟退下,未曾劝得主子停笔。
nbsp;nbsp;nbsp;nbsp;正彷徨猜测是不是真要等到天亮,门上禁卫传来请安的声响,回眸一看,宫人们瞬间收起神情规规矩矩地跪在沿道边。
nbsp;nbsp;nbsp;nbsp;“多久没吃喝了?”
nbsp;nbsp;nbsp;nbsp;万姑姑战战兢兢:“打晨起宵食,中途只喝过一盏茶。”
nbsp;nbsp;nbsp;nbsp;乾元帝幽深的眼眸渡上霜寒:“留着你们有什么用?”
nbsp;nbsp;nbsp;nbsp;念在是过了眼的人,没让人处置了,挥退宫人,独自上了台阶,刻意发出脚步声走进后堂,省得他突然出现吓住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