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第1页)
韩景抢答:“会排她的。”只不过一般由他们三人轮流帮忙做了。
郝见山嘟囔:“不能搞一个人主义。”
徐飞便是叶榆并不是搞独生主义,他义正言辞说:“山上的护林员年纪大了,她去帮帮忙,尊老爱幼是美好品德,村里人都知道的。”
这个实际上是他们为进进出出外人备的借口之一,没想到先来对自己人。
韩景、花菲菲有点想笑,也不知道老爷子知道自己被说成手不能提的高龄老人,会是什么反应。
郝见山还有点怀疑。
徐飞他们说假如他不信的话,可以自己爬山上去看。他可不信他们能爬到山顶。
实际上,他们幻想的是新加入的知青也成为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学武之类。
可光是看郝见山斤斤计较、对白老爷子他们甚至于三岁小丫头也能无故不满的态度上,这人不适合。
至于剩下两位女知青,来到一个陌生环境,有这些反应是可以理解的。
但坏就坏在今天知青里这锅汤黑里有老鼠屎,再加上人都有私欲,被影响。
纠正也不是不能纠正,可叶榆从来不是乐意去纠正他们的人。
而武术来源于叶榆。
他们作为叶榆的传人,不可能把这些东西乱传出去,吃水忘记挖井人。
只希望张青黛、谢丹红能早点醒悟过来,去多抱抱叶榆大腿,叶榆其实很好哄的,只需要美食……咳咳咳。
在徐飞的安排下,劳动排表出来了。
他们还是照顾新人,头几天都是安排的自己人,给新知青几天适应时间。
次日,新人们不用干家务,但由于昨天太累,仍然差点没爬起来。
还有一点便是,食物也坐上滑铁卢,他们的食物都来自他们口粮,不再是顿顿有肉,红薯之类的也不再够一个成人吃饱。
韩景:“这样会不会不太好?”
“当初我们也这样啊。”徐飞回答。
他们的多余粮食都是用钱和票换的,其中又以徐飞最穷,吃的最差。
但他从来不抱怨,只是努力让自己也吃饱饭。
他对于叶榆也是三人当中最感激的,从叶榆那里学到很多的生存技能。
这也对。
花菲菲告诉三人,不够的话可以用钱票买,米面需要去镇上,但红薯可以在村里买,或者邻村。
郝见山、张青黛、谢丹红三人都没行动,可能是真的太累了吧?这也是每个知青下乡必须经历的。
其实王家沟这边还算好的,村民们闲话不多,介于第一批知青打下的基础,也不敢对知青挑三拣四。
只要和村民们一样习惯工作,便能活下去。
只是能克服苦难的终究是少数,夜里,花菲菲听见两个女知青每天都哭。
她没有嫌弃,因她自己也是个哭包。
还劝解。
只是在一次,被张青黛口不择言顶嘴说:“你坐在教室里那么清闲,当然不知道我们的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