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5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行,您说了算,当不了教练我踢他屁股,”叶榆又问,“卫国今天晚上不回来?”

“他们体训队包吃包住,一个月才回家一次,过年得等到后天除夕才放假,嗯小弟他们训练也不容易,我跟你爸去看过一次,才多大的人啊,早上六点就要起床跑早操,训到晚上还有夜跑,不比当工人轻松,拿那些补贴也是应该的。”王来娣提到这个又湿了眼睛。

“她妈更年期母爱泛滥啊,但这话可不宜说出口。”叶榆一边内心默叹,一边给她弟也夹了块肉。

外出的儿女吸引父母许多关注,在身边的反而容易被忽视,还要承担父母的各种情绪,也是不容易。

叶保国茫然:……下乡一趟,三姐怎么还变大方了?

这个晚上,有叶榆的归来,叶家人气都多了一些,也聊挺晚的,叶红军夫妇也察觉到女儿下乡终于成长,换作下乡前,她大概是没耐心和父母聊这么多的。

这倒是,乡下腊月闲到抠脚,知青点有时甚至泡脚坐谈,而且隔了几个月不见,叶榆变化的可不止身高。

但再怎么晚也不过八点,七点半有人就开始打哈欠,然后一个传染俩。

叶榆回到自己房间,屋内摆设没怎么变,桌面床上看不见灰尘,床上被单被套也都沾染上阳光的味道。

第63章海味果干

次日一大早,叶榆被食物香味诱得醒过来,先嗅了嗅鼻子,再在温暖的被窝打两个滚儿,爬起来伸了个大大的懒腰。

端着木盆去院里洗漱。

这个时间点大院里洗漱的人挺多,寒冬腊月,是个人都用热水,院里那叫一个云雾缭绕,叶榆偷懒没倒暖水壶里的水,冰冰凉凉直接往脸上浇,绝对是独一份儿。

熟悉邻居见面也会问声早,有人嘀咕,是乡下养人,还是冷水养脸,叶家三丫下乡一趟,怎么越长越标志了呢。

还有几个陌生面孔。

隔壁邻居毛家换了一家姓陈的,时下能分配到这样不错的房子,还是钢铁厂的骨干小领导,外加老技术员。

原来的毛家阖家一起投建大西北去了,事实上,因毛家家主在毛家大小子被抓后与其及时斩断关系,他们家虽不可避免有影响,但也不用搬离燕京。

只可惜毛老太太实在太会得罪人,在他们家“什么代单传绝”后尤甚,整天上窜下跳,怼这个吵那个,闹得一整个四个院乌烟瘴气。

有人体谅她失去孙子不与她计较,但也有人不惯着她,于是本来还在观察期的毛家又撞风口上了。

为了不被迫下农场,援建确实是最好的选择,只希望毛家家主吸取教训,不当妈宝,也对自己这辈子唯一的女儿好些。

陈家也是热热闹闹一大家子搬过来的,他们家小孩衣服上的补丁都没几个,家庭条件看起来还挺不错的,陈老太太长得慈眉善目,听说挺热心的,连一大妈有点担心她跟自己竞争大院管理大妈。

有大毛这个小红兵出事,他们胡同的小红兵全被家长拎着耳朵强制摘掉了红袖章,邻里相处不可避免仍有些小吵小南,但整体还算平和,并未卷入外面风雨。

叶榆收回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洗漱完后,来到厨房。

王来娣正在炒白菜,叶保国在灶台前烧火添柴,见二姐进来,忙直了直腰杆,表达意思很明显,他不是白吃饭的。

“有进步。”

叶榆赞扬看了他一眼,又叹她爸还是丢不下所谓的大男人面子。

王来娣没说的是,叶榆下乡前的话,叶卫国执行最彻底,从饭来张口到学会了不少家常菜,其次是叶红军。

毕竟见叶卫国这么积极,他这张老脸也撑不下去,平时也会力所能及干点家务活,偏偏在叶榆回来后,叶红军不知何故又端回去了,大概是拿点当父亲的面子作祟,不好意思承认自己过去不对。

叶忠国并不是因叶榆那段话改变,他坚持劲不强,早故态复萌,还是被叶红军训斥了两下,跟着一起做的。

叶红军想必在堂屋里坐立不安呢,王来娣没揭开他的死要面子,一个人暗自偷乐,只觉得父女俩都很有意思。

早饭吃的简单。

猪油一热,大量的白菜帮和叶子翻炒,加上盐巴,又往里堆了不少肉,咸香更甚,搭配红薯馍都能吃好多个。

王来娣还有点后悔一大早爆炒溢了肉香,但很快没空想这些。

章节目录